论法官的智慧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 一、泸州“二奶”遗赠纠纷案 | 第8-10页 |
| 二、洛阳李慧娟“事件”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法官智慧及其司法价值 | 第12-40页 |
| ·法官智慧的概念 | 第12-20页 |
| ·智慧及其特征 | 第12-18页 |
| ·法官智慧的特殊性 | 第18-20页 |
| ·法官智慧司法价值的认识历程 | 第20-29页 |
| ·“哲学王”统治论——追求至高智慧 | 第20-21页 |
| ·司法唯理论——追求理性智慧 | 第21-23页 |
| ·司法经验论——重视实践智慧 | 第23-24页 |
| ·司法技艺论——夸大实践智慧 | 第24-27页 |
| ·司法综合论——追求平衡的智慧 | 第27-29页 |
| ·法官智慧司法价值的法理解释 | 第29-40页 |
| ·规则论 | 第30-31页 |
| ·原则论 | 第31-33页 |
| ·德性论 | 第33-36页 |
| ·结果论 | 第36-38页 |
| ·民主论 | 第38-40页 |
| 第二章 现代法治与法官智慧的必要性 | 第40-65页 |
| ·现存法律制度的局限 | 第40-46页 |
| ·法律规范不统一 | 第40-41页 |
| ·“恶法”的存在 | 第41-42页 |
| ·法律审查制度残缺 | 第42-44页 |
| ·法官释法权受限 | 第44-46页 |
| ·实际司法过程的难题 | 第46-59页 |
| ·认定事实 | 第46-50页 |
| ·选择法律 | 第50-57页 |
| ·做出裁决 | 第57-59页 |
| ·转型社会法官面临的挑战 | 第59-65页 |
| ·法官角色的多重 | 第59-61页 |
| ·社会矛盾的复杂 | 第61-65页 |
| 第三章 法官智慧的合理运用 | 第65-92页 |
| ·古代法官对智慧的合理运用——中国经验的分析 | 第65-74页 |
| ·利用法律知识判案的智慧 | 第66-68页 |
| ·利用社会知识判案的智慧 | 第68-72页 |
| ·利用文化知识判案的智慧 | 第72页 |
| ·对我国古代法官运用智慧判案的分析 | 第72-74页 |
| ·当代法官对智慧的运用——理想应然的探究 | 第74-85页 |
| ·遵守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 | 第75-77页 |
| ·积累知识和经验 | 第77-80页 |
| ·培养法律思维 | 第80-81页 |
| ·恰当进行价值判断 | 第81-84页 |
| ·道德约束和德性指引 | 第84-85页 |
| ·法官智慧运用的误区——需要防止的蜕变 | 第85-92页 |
| ·非法司法 | 第86-87页 |
| ·司法腐败 | 第87-89页 |
| ·司法愚钝 | 第89-90页 |
| ·恣意司法 | 第90-92页 |
| 余论——培护法官智慧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92-95页 |
| 一、创新启发智慧的教育制度 | 第92-93页 |
| 二、建立真正的司法独立制度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9-101页 |
| 附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