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观看立体影像引起的视觉疲劳与改进措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论文内容第9-11页
第二章 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第11-19页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第11-12页
   ·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第12-17页
     ·视差型立体显示技术第13-14页
     ·体积型立体显示技术第14-16页
     ·电子全息立体显示技术第16-17页
   ·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第17-19页
第三章 双目体视原理与深度感第19-33页
   ·体视原理第19-20页
   ·视觉生理基础第20-23页
     ·人眼构造第20-21页
     ·人眼的成像性能第21-23页
   ·单眼视敏度和体视因素第23-28页
     ·视觉敏锐度第23-24页
     ·体视因素第24-28页
   ·双目视觉和立体感知第28-31页
     ·相应点和双眼单视界第28-29页
     ·潘弄区和双眼深度感第29-30页
     ·双眼复视第30-31页
   ·计算机立体图像中深度感知第31-33页
第四章 视觉疲劳研究方法第33-37页
   ·实验法第33-35页
     ·刺激与反应第33页
     ·实验中的变量控制第33-35页
   ·心理物理法第35-36页
   ·问卷调查法第36-37页
第五章 立体图像引发的视觉疲劳实验第37-48页
   ·实验设计第37-38页
     ·实验目的第37页
     ·实验对象第37页
     ·实验主要器材和方法第37-38页
   ·实验步骤第38-39页
     ·观看立体影像A和B第38-39页
     ·观看立体图片第39页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讨论第39-48页
     ·实验统计分析第39-42页
     ·实验分析第42-44页
     ·实验小结第44-48页
第六章 改善立体图像视觉疲劳的途径和措施第48-56页
   ·观看时间的控制第48页
   ·双眼视差的控制第48-50页
   ·增加补正透镜的方法第50-5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1第60-61页
附录2第61-62页
附录3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GN网络业务管理系统的架构及通信接口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Lucene的企业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