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焰氧化的干法煤粉气化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煤气化技术研究概述 | 第13-19页 |
| ·国内外先进气流床气化技术概述 | 第13-15页 |
| ·国内煤气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概述 | 第15-17页 |
| ·高灰熔点煤气化技术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 ·无焰氧化技术的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 2 基于无焰氧化煤粉气化炉的概念模型设计与分析 | 第26-43页 |
| ·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炉的炉型分析 | 第26-33页 |
| ·上置单喷嘴下喷式 | 第26-28页 |
| ·下置多喷嘴对撞喷入式 | 第28-30页 |
| ·下置多喷嘴切圆喷入式 | 第30-33页 |
| ·无焰氧化技术的实现途径分析 | 第33-34页 |
| ·基于无焰氧化新型煤粉气化炉的概念模型设计 | 第34-36页 |
| ·新型煤粉气化炉关键技术分析 | 第36-40页 |
| ·采用液态排渣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 第37-38页 |
| ·采用液态排渣技术的炉壁耐高温问题 | 第38-40页 |
|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3 煤粉气化炉的冷态试验研究 | 第43-54页 |
| ·冷态流场测量系统与试验工况 | 第43-47页 |
| ·热线风速仪 | 第43-44页 |
| ·供气系统 | 第44页 |
| ·试验炉主气化室结构与测点布置 | 第44-45页 |
| ·试验工况 | 第45-46页 |
| ·试验方法与过程 | 第46-47页 |
| ·冷态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 ·单喷嘴切向进气工况 | 第47-49页 |
| ·双喷嘴错位切向进气工况 | 第49-50页 |
| ·四喷嘴分级错位切向进气工况 | 第50-52页 |
| ·冷态试验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4 基于无焰氧化煤粉气化炉的试验研究 | 第54-84页 |
| ·煤粉气化炉试验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 第54-62页 |
| ·煤粉气化炉试验系统的设计 | 第54-57页 |
| ·煤粉气化炉试验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 第57-62页 |
| ·干煤粉气化炉气化试验工况 | 第62-66页 |
| ·试验煤种特性 | 第62页 |
| ·试验过程 | 第62-63页 |
|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63-66页 |
| ·干煤粉气流床的气化反应机理 | 第66-68页 |
| ·干煤粉气化炉气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81页 |
| ·炉内气化火焰图像 | 第68-69页 |
| ·氧碳原子比和蒸汽煤比对高灰熔点煤气化结果的影响 | 第69-79页 |
| ·高灰熔点煤气化工艺参数的优化探讨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5 基于无焰氧化煤粉气化炉的模拟研究 | 第84-108页 |
| ·引言 | 第84-85页 |
| ·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炉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5-94页 |
| ·气化炉物理模型 | 第86-87页 |
| ·煤粉气化模型假设 | 第87页 |
| ·煤粉气化数学模型 | 第87-93页 |
| ·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及计算方法 | 第93-94页 |
| ·气化模拟结果分析 | 第94-104页 |
| ·氧碳原子比对气化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94-95页 |
| ·蒸汽煤比对气化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95-96页 |
| ·压力对气化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96-97页 |
| ·典型工况下气化炉炉内各参数场分布特性分析 | 第97-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6 基于无焰氧化分级气化炉的提出及其模拟研究 | 第108-127页 |
| ·基于无焰氧化的分级气化炉的提出 | 第108-111页 |
| ·分级燃烧及气化技术的由来与发展 | 第108-109页 |
| ·基于无焰氧化的分级气化炉的提出 | 第109-111页 |
| ·干煤粉分级气化炉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11-112页 |
| ·无焰氧化分级气化炉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第112-123页 |
| ·氧碳原子比对分级气化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 ·蒸汽煤比对分级气化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 ·二级供料比对分级气化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 ·典型工况下气化炉炉内各参数场分布特性分析 | 第116-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7-13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127-129页 |
| ·创新点 | 第129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9-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