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词 | 第1-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 1 前言 | 第15-17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 ·UAP组及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17页 |
| ·健康对照组 | 第17页 |
| ·UAP 低危、中危、高危的分组方法 | 第17-18页 |
| ·试剂、仪器与设备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 ·一般病史资料采集和血生化指标测定 | 第18-19页 |
| ·超声心动图检查 | 第19页 |
| ·冠脉造影及结果判定 | 第19-20页 |
| ·动态心电图检查 | 第20-23页 |
| ·窦性HRT指标 | 第20-22页 |
| ·HRV 时域指标 | 第22-23页 |
| ·随访 | 第23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23页 |
| 3 结果 | 第23-33页 |
| ·UAP 组一般临床资料 | 第23-25页 |
| ·UAP组HRT指标的变化特点 | 第25-29页 |
| ·UAP组和健康对照组HRT、HRV指标的比较 | 第25页 |
| ·UAP 不同临床特征亚组间 HRT 指标的比较 | 第25-26页 |
| ·UAP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亚组HRT指标比较 | 第26页 |
| ·UAP组临床不同危险分层HRT指标的比较 | 第26-29页 |
| ·UAP 患者 HRT 与多个临床因素的相关性 | 第29-31页 |
| ·UAP 患者 HRT 与年龄的相关性 | 第29页 |
| ·UAP 患者 HRT 与LVEF 的相关性 | 第29页 |
| ·UAP患者HR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 ·UAP患者HRT与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的相关性 | 第30-31页 |
| ·UAP 组 HRT 异常临床因素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 第31-32页 |
| ·UAP患者PCI前后HRT、HRV的变化 | 第32-33页 |
| 4 讨论 | 第33-44页 |
| ·ANS系统对心脏的调控 | 第33-34页 |
| ·评价ANS功能状态的心电学指标 | 第34页 |
| ·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产生的机制 | 第34-36页 |
| ·动态心率震荡(TD)的概念的提出及其临床意义 | 第36-38页 |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HRT指标和HRV的关系 | 第38页 |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RT指标的变化 | 第38-40页 |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RT指标异常的主要临床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 ·年龄对 HRT 的影响 | 第40页 |
| ·心功能对 HRT 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糖尿病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RT指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药物治疗对 HRT 的影响 | 第42-43页 |
| ·PCI 对 UAP 患者 HRT 的影响 | 第43-44页 |
| 5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综述 | 第5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