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8页 |
2-1 FDI的概念及其主要模式 | 第10-11页 |
2-1-1 FDI的概念 | 第10页 |
2-1-2 FDI的三种主要模式 | 第10-11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2-2-1 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11-12页 |
2-2-2 外商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基本理论 | 第12-14页 |
2-2-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理论 | 第14-15页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天津市FDI的状况分析 | 第18-30页 |
3-1 外商在天津市投资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3-1-1 合作方式占主要地位(1980—1984年) | 第18页 |
3-1-2 合资方式占主要地位(1985—1997年) | 第18-19页 |
3-1-3 独资方式占主要地位(1998年—至今) | 第19页 |
3-2 FDI在天津市的投资状况 | 第19-24页 |
3-2-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平均规模总体偏小 | 第19-20页 |
3-2-2 投资来源以亚洲为主,比较单一 | 第20-21页 |
3-2-3 投资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 第21-22页 |
3-2-4 外商独资企业成为主要的投资模式 | 第22-24页 |
3-3 天津市利用外资质量分析 | 第24-28页 |
3-3-1 利用外资质量的概念 | 第24-25页 |
3-3-2 天津市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和要求 | 第25页 |
3-3-3 天津市利用外资质量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3-4 提高天津市利用外资质量的主要途径 | 第27-28页 |
3-4 滨海新区成为FDI新的增长点 | 第28-30页 |
第四章 FDI不同投资模式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30-34页 |
4-1 实证方法介绍 | 第30页 |
4-2 样本数据 | 第30-31页 |
4-3 建立模型 | 第31-33页 |
4-4 经济学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五章 FDI独资化对天津市的影响 | 第34-38页 |
5-1 积极影响 | 第34-35页 |
5-1-1 有利于天津市吸引外商投资,扩大投资规模 | 第34页 |
5-1-2 有利于外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第34页 |
5-1-3 有利于将天津本土企业纳入到国际营销网络 | 第34-35页 |
5-1-4 有利于提高天津各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 第35页 |
5-1-5 有利于加快天津市内资企业的成长速度 | 第35页 |
5-2 消极影响 | 第35-38页 |
5-2-1 独资企业容易造成市场垄断,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 | 第35-36页 |
5-2-2 独资企业操纵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使监管难度加大 | 第36页 |
5-2-3 独资化使技术溢出效应逐渐降低 | 第36页 |
5-2-4 独资化加剧大量优秀人力资源的流失 | 第36-37页 |
5-2-5 独资化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 第37-38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38-41页 |
6-1 我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 第38-39页 |
6-1-1 建立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行业垄断行为 | 第38页 |
6-1-2 制定反避税规则,提高监督水平 | 第38页 |
6-1-3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独资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 第38-39页 |
6-1-4 调整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保护本国产业安全 | 第39页 |
6-2 天津市内资企业的应对策略 | 第39-41页 |
6-2-1 天津内资企业应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39页 |
6-2-2 天津内资企业应与独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施多种形式的合作 | 第39-40页 |
6-2-3 天津内资企业应加强本土品牌的保护 | 第40页 |
6-2-4 天津内资企业应改善目前的用人机制,大力吸引优秀人才 | 第40-4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