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1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9-18页 |
1. 林冠腐殖质的组成及来源 | 第10-11页 |
2. 林冠腐殖质的生态功能 | 第11-13页 |
3. 林冠腐殖质生物量及其分布 | 第13-15页 |
4. 林冠腐殖质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15-17页 |
5. 林冠腐殖质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研究地区和样地概况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34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3-34页 |
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第23-24页 |
2. 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4-25页 |
3. 微生物量C的测定 | 第25-26页 |
4. 微生物量N的测定 | 第26-28页 |
5. 呼吸强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6.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33页 |
7.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基本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和林下地表腐殖质日温度变化特征 | 第36-38页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38-41页 |
1. 讨论 | 第38-39页 |
2.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微生物活性比较研究 | 第41-50页 |
第一节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微生物量C比较研究 | 第41-43页 |
1.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微生物量C的季节变化比较 | 第41-42页 |
2. 不同树种形成的林冠腐殖质微生物量C的差异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微生物量N比较研究 | 第43-44页 |
1.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微生物量N的季节变化比较 | 第43页 |
2. 不同液土比对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微生物量N测定的影响 | 第43-44页 |
3. 不同树种对哀牢山林冠腐殖质微生物量N的影响 | 第44页 |
第三节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呼吸强度比较研究 | 第44-47页 |
1.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呼吸强度的季节变化比较. | 第44-45页 |
2.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与林下地表腐殖质呼吸强度变化过程 | 第45-47页 |
第四节 哀牢山林冠腐殖质和林下地表腐殖质酶活性特征比较研究 | 第47页 |
第五节 讨论和小结 | 第47-50页 |
1. 讨论 | 第47-49页 |
2.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和与建议 | 第50-53页 |
第一节 林冠腐殖质是重要的营养源和碳源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林冠腐殖质形成所需要的环境要素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林冠腐殖质为多种动物提供重要的生境 | 第52页 |
第四节 林冠附生物对森林更新的意义 | 第52页 |
第五节 建议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6页 |
发表文章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