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4-25页 |
·生物柴油的化学组成 | 第14-15页 |
·生物柴油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生物柴油稳定性的检测及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生物柴油稳定剂的种类和性能 | 第17-20页 |
·没食子酸酯的合成方法 | 第20-25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实验整体安排 | 第27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7页 |
·相关查新报告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没食子酸萜醇酯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研究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合成路线 | 第29-30页 |
·实验步骤 | 第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合成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没食子酸萜醇酯的合成反应结果和结构鉴定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低功率密度超声波法制备大豆油生物柴油研究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39-40页 |
·仪器设备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分析方法 | 第40-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超声波间接法制备生物柴油 | 第43页 |
·超声波直接法制备生物柴油 | 第43-45页 |
·低功率超声波法生物柴油质量分析和组成分析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没食子酸萜醇酯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74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49-50页 |
·仪器设备 | 第50页 |
·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实验操作方法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73页 |
·单组分生物柴油稳定剂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59页 |
·复合组分稳定剂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59-63页 |
·生物柴油稳定剂和协同增效剂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金属杂质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69页 |
·不同种类稳定剂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影响的对比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没食子酸萜醇酯对生物柴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4-80页 |
·引言 | 第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5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74页 |
·仪器设备 | 第74页 |
·分析方法 | 第74-75页 |
·实验操作方法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79页 |
·没食子酸萜醇酯种类对生物柴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5页 |
·没食子酸萜醇酯浓度对生物柴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没食子酸萜醇酯等稳定剂作用机理探讨 | 第80-86页 |
·引言 | 第80页 |
·室温稳定性变化曲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第80-83页 |
·生物柴油空白样稳定性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 第80-81页 |
·没食子酸萜醇酯稳定性作用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 第81-82页 |
·增效剂影响没食子酸金合欢酯稳定性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 第82页 |
·金属杂质影响没食子酸金合欢酯稳定性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 第82-83页 |
·没食子酸甲酯稳定性作用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 第83页 |
·没食子酸萜醇酯等对生物柴油稳定化作用机理探讨 | 第83-85页 |
·生物柴油氧化的基本过程 | 第83-84页 |
·没食子酸萜醇酯稳定化作用机理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6-89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讨论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附录 | 第95-103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