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荷载与结构承载力论文

考虑强震持时的结构损伤评价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第12-13页
   ·结构地震损伤破坏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参考文献第17-20页
第二章 考虑强震持时因素的损伤模型第20-33页
   ·构件层次的损伤模型第20-25页
     ·损伤指数的定义第20-21页
     ·单参数损伤模型第21-23页
     ·双参数损伤模型第23-25页
   ·将时间因素纳入经典损伤模型第25-26页
     ·动态系统第26页
     ·修改经典损伤模型第26页
   ·现有持时的定义的分类及特点第26-29页
     ·记录持时第27-28页
     ·反应持时第28-29页
   ·基于损伤指数的持时定义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第三章 HRB400 钢筋混凝土柱损伤破坏过程分析及其评价第33-49页
   ·试验概况第33-35页
   ·试验过程描述第35-36页
   ·构件的恢复力曲线及延性评价第36-40页
     ·滞回曲线第36-37页
     ·构件骨架曲线及延性描述第37-40页
   ·构件损伤评价第40-46页
     ·极限累积滞回耗能E h 的计算第40-41页
     ·X d 及耗能因子β的计算第41-43页
     ·损伤指数的计算第43-45页
     ·各阶段的损伤评价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四章 考虑强震持时的构件损伤评价第49-75页
   ·恢复力模型第49-57页
     ·动力性能的一般特点第50页
     ·恢复力曲线第50-53页
     ·本文采用的恢复力模型第53-57页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第57-59页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能量分析第59-60页
   ·损伤指数的计算第60页
   ·HRB400 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演化数值模拟第60-69页
     ·HRB400 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参数输入第60页
     ·地震波输入第60-61页
     ·程序框图第61页
     ·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1-69页
   ·实际地震波下 HRB400 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评价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第五章 考虑强震持时的结构损伤评价第75-94页
   ·考虑强震持时的结构损伤模型第75-79页
     ·从构件水平上考虑第76-78页
     ·从整个结构水平上考虑第78页
     ·本文提出的结构损伤模型第78-79页
     ·考虑强震持时的结构损伤评价准则第79页
   ·考虑强震持时的结构损伤评价第79-83页
     ·结构振动分析模型第79-80页
     ·恢复力模型参数的确定第80-83页
   ·框架结构损伤演化数值模拟第83-91页
     ·评价工程概况第83-84页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第84-85页
     ·结构刚度矩阵第85页
     ·结构的质量矩阵第85-86页
     ·阻尼矩阵第86页
     ·地震波的选择第86-87页
     ·逐步积分法求解第87-88页
     ·考虑强震持时的框架结构损伤评价第88-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结论第94-95页
   ·展望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弯薄壁型钢密柱组合墙体整体轴压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复杂山体地形对低矮建筑的风荷载作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