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 | 第9-13页 |
·P2P的定义 | 第9页 |
·P2P的发展历史 | 第9-11页 |
·P2P的特点 | 第11-12页 |
·P2P的价值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结构化P2P网络现状 | 第15-25页 |
·典型的结构化P2P网络 | 第15-21页 |
·Chord算法 | 第15-17页 |
·Pastry算法 | 第17-19页 |
·CAN算法 | 第19-20页 |
·Koorde算法 | 第20-21页 |
·Chord改进算法 | 第21-24页 |
·基于查询内容的改进算法 | 第21页 |
·基于节点能力的改进算法 | 第21-22页 |
·基于物理匹配的改进算法 | 第22-23页 |
·其他改进算法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MR-Chord:一种基于多环的Chord改进算法 | 第25-35页 |
·MR-Chord算法的提出 | 第25-27页 |
·Chord路由分析 | 第25页 |
·MR-Chord算法原理 | 第25-27页 |
·MR-Chord查找算法 | 第27页 |
·网络动态维护 | 第27-28页 |
·节点加入 | 第27-28页 |
·节点退出 | 第28页 |
·组内广播算法 | 第28-29页 |
·性能分析和仿真试验 | 第29-33页 |
·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仿真试验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MR-Chord的即时通讯系统总体设计 | 第35-45页 |
·即时通讯系统概述 | 第35-37页 |
·即时通讯系统的发展 | 第35-37页 |
·传统即时通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第37页 |
·MRC-IM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MRC-IM特有功能 | 第37页 |
·即时消息需求 | 第37-38页 |
·客户端需求 | 第38页 |
·服务器端需求 | 第38页 |
·MRC-IM总体设计 | 第38-41页 |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第38-39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通讯协议选择 | 第40-41页 |
·系统框架 | 第41-43页 |
·客户端框架 | 第41-42页 |
·服务器框架 | 第42-43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MRC-IM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45-57页 |
·系统流程 | 第45-46页 |
·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6-52页 |
·用户注册模块 | 第46-47页 |
·登录验证模块 | 第47-48页 |
·查找用户模块 | 第48-49页 |
·文字通讯模块 | 第49-50页 |
·好友维护模块 | 第50-51页 |
·退出系统模块 | 第51页 |
·同组聊天模块 | 第51-52页 |
·匿名登录模块 | 第52页 |
·穿越NAT问题解决方案 | 第52-56页 |
·NAT技术 | 第52-53页 |
·穿越NAT方案的研究 | 第53-55页 |
·本文采用的方案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