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7-34页 |
一、传统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 第17-26页 |
(一) 心律失常的定义及追溯 | 第17-18页 |
(二) 心律失常的危害 | 第18-19页 |
(三) 心律失常的病因 | 第19-21页 |
(四)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 第21-22页 |
(五) 心律失常的脉象 | 第22-24页 |
(六) 心律失常证型的客观指标 | 第24-25页 |
(七) 心律失常的中医分型 | 第25-26页 |
二、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26-34页 |
(一)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第26-27页 |
(二)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 | 第27-31页 |
(三) 心律失常的中医疗效研究 | 第31-32页 |
(四) 当前心律失常中医辨证论治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32-34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34-56页 |
一、临床试验方案 | 第34-36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二) 病例选择 | 第34页 |
(三) 临床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四)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6页 |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56页 |
(一) 一般性统计性描述 | 第36-37页 |
(二) 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分型统计 | 第37-38页 |
(三) 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医症候分型的单指标描述与多因素分析 | 第38-47页 |
(四) 缓慢型心律失常中医症候分型的单指标描述与多因素分析 | 第47-56页 |
讨论 | 第56-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