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家庭网络系统构成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0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0-11页 |
| ·家庭网络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家庭网络系统的组成 | 第11-12页 |
| ·家庭网络业务功能 | 第12页 |
| ·家庭网络通信协议标准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第13-14页 |
| ·家庭网络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光纤通信技术 | 第15页 |
| ·绿色家庭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15页 |
| ·绿色家庭网络系统通信方式 | 第15页 |
| ·绿色家庭网络系统性能分析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光纤通信技术 | 第17-28页 |
| ·光纤通信的优势 | 第17-18页 |
| ·接入网技术 | 第18-21页 |
|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 | 第19页 |
|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 | 第19-21页 |
| ·无源光网络技术 | 第21-24页 |
| ·无源光网络的概念 | 第21-22页 |
| ·EPON 技术 | 第22-24页 |
| ·三网融合 | 第24-26页 |
| ·FTTD 技术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绿色家庭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28-45页 |
| ·基本组成 | 第28-30页 |
| ·绿色联网环境 | 第28-29页 |
| ·绿色家庭网络设备 | 第29页 |
| ·绿色家庭网关 | 第29-30页 |
| ·绿色家庭主网关设计 | 第30-43页 |
| ·硬件设计 | 第30-38页 |
| ·嵌入式软件环境的选择 | 第38-41页 |
| ·协议转换的实现 | 第41-43页 |
| ·绿色家庭子网关设计 | 第43-44页 |
| ·硬件构成 | 第43页 |
| ·工作过程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绿色家庭网络系统的通信方式 | 第45-53页 |
| ·家庭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 ·信息产业部家庭网络协议规范 | 第46-49页 |
| ·家庭主网通信协议规范 | 第47-48页 |
| ·家庭控制子网通信协议规范 | 第48页 |
| ·家庭网络设备描述文件规范 | 第48-49页 |
| ·绿色家庭网络通信平台 | 第49-51页 |
| ·总体构架 | 第49页 |
| ·通信方式 | 第49-51页 |
| ·通信中间件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绿色家庭网络系统的性能优势 | 第53-62页 |
| ·性能分析 | 第53-60页 |
| ·资源消耗 | 第53页 |
| ·传输带宽 | 第53-54页 |
| ·电磁辐射 | 第54-55页 |
| ·传输误码率 | 第55-60页 |
| ·光进铜退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