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前言 | 第8页 |
| ·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 第8-10页 |
|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 第8-9页 |
| ·大体积混凝土桩承台的特点 | 第9-10页 |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研究情况综述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1-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14-26页 |
|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14-17页 |
|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第14-15页 |
|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第15-17页 |
| ·混凝土的裂缝的成因 | 第17-20页 |
| ·微观裂缝的形成 | 第17-18页 |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 第18-20页 |
| ·影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因素 | 第20-22页 |
| ·混凝土的材料 | 第20页 |
| ·外部环境 | 第20-21页 |
|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 第21-22页 |
| ·内外约束 | 第22页 |
| ·承台的几何尺寸 | 第22页 |
| ·施工方案 | 第22页 |
|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裂缝防治措施 | 第22-25页 |
| ·施工前的准备 | 第23-24页 |
| ·施工过程控制 | 第24-25页 |
| ·现场温度监控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桩承台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 | 第26-44页 |
| ·有限单元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 ·有限单元法的历史发展 | 第26页 |
| ·求解混凝土温度场的方法介绍 | 第26-27页 |
| ·有限元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优点 | 第27页 |
| ·混凝土基本热学性能 | 第27-30页 |
| ·热传导微分方程 | 第27-29页 |
| ·边界与初始条件 | 第29-30页 |
| ·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有限单元法计算原理 | 第30-36页 |
| ·瞬态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 第30-32页 |
| ·温度应力的有限单元法 | 第32-35页 |
| ·温度应力与应变 | 第35-36页 |
| ·水管冷却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36-38页 |
| ·概述 | 第36-37页 |
| ·水管冷却的研究现状 | 第37页 |
| ·水管冷却温度场的有限元子结构算法 | 第37-38页 |
| ·MIDAS进行水化热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 | 第38-43页 |
| ·热传递分析 | 第38-41页 |
| ·热应力分析 | 第41-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桩承台实例分析 | 第44-70页 |
| ·大体积混凝土桩承台施工实例 | 第44-54页 |
| ·工程概况 | 第44页 |
| ·桩承台裂缝施工控制措施 | 第44-47页 |
| ·桩承台冷管施工与测温 | 第47-51页 |
| ·桩承台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 | 第51-54页 |
| ·基于MIDAS大体积混凝土桩承台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分析 | 第54-67页 |
| ·MIDAS水化热分析基本步骤 | 第54-55页 |
| ·材料特性 | 第55-56页 |
| ·结构建模 | 第56页 |
| ·单元选择及边界条件处理 | 第56-57页 |
| ·环境温度和热源函数的定义 | 第57页 |
| ·管冷 | 第57页 |
| ·运行分析 | 第57-67页 |
| ·大体积混凝土桩承合的温控措施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