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 导论 | 第9-14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 第1章 社会性管制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32页 |
| ·社会性管制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18页 |
| ·管制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16页 |
| ·社会性管制的定义及分类 | 第16-18页 |
| ·管制理论的开端 | 第18-21页 |
| ·公共利益管制理论 | 第18-19页 |
| ·利益集团管制理论 | 第19-21页 |
| ·社会性管制方法的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 ·环境管制方法研究 | 第22-25页 |
| ·健康安全管制方法研究 | 第25-26页 |
| ·社会性管制影响评估理论 | 第26-30页 |
| ·“波特假说” | 第26-27页 |
| ·管制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2章 社会性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32-55页 |
| ·环境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32-42页 |
| ·外部性与效率损失 | 第32-34页 |
| ·“命令—控制”型管制方法 | 第34-37页 |
| ·经济激励型管制方法 | 第37-41页 |
| ·对两种管制方法的评论 | 第41-42页 |
| ·健康安全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42-53页 |
| ·健康安全管制与信息不对称 | 第42-43页 |
| ·市场机制对信息不对称的缓解 | 第43-50页 |
| ·政府管制对信息不对称的缓解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3章 美国社会性管制的演进 | 第55-94页 |
| ·萌芽时期(1950 年以前) | 第55-58页 |
| ·社会性管制的产生:1906 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 第55-56页 |
| ·20 世纪上半叶社会性管制的发展 | 第56-58页 |
| ·初步发展时期(1950 年—1970 年) | 第58-60页 |
| ·产品安全管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58-59页 |
| ·环境管制的迅速发展 | 第59-60页 |
| ·高速发展时期(1970 年—1980 年) | 第60-68页 |
| ·环境管制的转折: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 | 第61-63页 |
| ·职业安全管制的过度膨胀 | 第63-66页 |
| ·产品质量管制的进一步完善 | 第66-67页 |
| ·联邦政府对社会性管制的监督 | 第67-68页 |
| ·放松管制浪潮下的社会性管制(1980 年—1990 年) | 第68-76页 |
| ·里根总统放松社会性管制的尝试 | 第68-69页 |
| ·1980 年代社会性管制的发展 | 第69-74页 |
| ·对1980 年代对社会性管制的评价 | 第74-76页 |
| ·管制成本收益分析制度下的社会性管制(1990 年至今) | 第76-81页 |
| ·1990 年后社会性管制的发展 | 第76-80页 |
| ·1990 年后社会性管制的特点与趋势 | 第80-81页 |
| ·美国社会性管制的运行体系 | 第81-92页 |
| ·行政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对管制的审核 | 第81页 |
| ·环境管制 | 第81-85页 |
|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制 | 第85-87页 |
| ·产品安全管制 | 第87-90页 |
| ·美国社会性管制的特点 | 第90-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第4章 美国社会性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94-132页 |
| ·美国管制成本收益分析制度的演进 | 第94-101页 |
| ·从尼克松到卡特:制度的产生 | 第95-97页 |
| ·里根时期:制度的初步形成 | 第97-98页 |
| ·克林顿时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98-100页 |
| ·乔治·沃克·布什时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 第100-101页 |
| ·美国管制成本收益分析的运行机制 | 第101-104页 |
| ·管制成本收益分析的机构体系 | 第101-102页 |
| ·管制成本收益分析的运行程序 | 第102-104页 |
| ·美国社会性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 | 第104-117页 |
| ·成本收益分析的一般原则 | 第105-107页 |
| ·社会性管制成本的评估方法 | 第107-112页 |
| ·社会性管制收益的评估方法 | 第112-117页 |
| ·美国管制成本收益分析制度的绩效评估 | 第117-131页 |
| ·社会性管制成本分析 | 第118-122页 |
| ·社会性管制收益分析 | 第122-125页 |
| ·各部门成本收益分析 | 第125-127页 |
| ·社会性管制的经济影响 | 第127-1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 第5章 美国社会性管制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32-144页 |
| ·中国社会性管制的现状 | 第132-138页 |
| ·环境管制 | 第132-134页 |
| ·产品安全管制 | 第134-135页 |
|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制 | 第135-136页 |
| ·中国社会性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136-138页 |
| ·美国社会性管制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38-144页 |
| ·完善社会性管制法律法规体系 | 第139-140页 |
| ·构建完整统一的标准体系 | 第140-141页 |
| ·设立核心管制机构,明确管制机构职能 | 第141页 |
| ·建立管制成本收益分析制度 | 第141-142页 |
| ·实施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管制方法体系 | 第142-144页 |
| 结论 | 第144-1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5-160页 |
| 附录 | 第160-1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6-167页 |
| 后记 | 第167-168页 |
| 中文摘要 | 第168-17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71-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