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扬子地区二叠系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分析及优质烃源岩判识

作者简介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4-19页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4-16页
     ·烃源岩研究现状第16-17页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20-21页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21-23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3-29页
 §2.1 扬子板块构造背景第23-24页
     ·基底的形成第23-24页
     ·构造演化史第24页
 §2.2 二叠系构造-岩相古地理第24-27页
     ·二叠纪构造古地理特征第24-25页
     ·二叠世岩相展布和古地理变革第25-27页
 §2.3 二叠系地层划分第27-29页
第三章 二叠系典型剖面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29-48页
 §3.1 二叠系典型剖面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30-39页
     ·广元剖面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30-35页
     ·华蓥山剖面沉积相划分及特征第35-38页
     ·罗甸纳水剖面沉积相划分及特征第38-39页
 §3.2 不同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第39-46页
     ·微量元素特征第39-44页
     ·稀土元素特征第44-45页
     ·残余有机碳丰度特征第45-46页
 §3.3 二叠系典型剖面沉积相模式第46-48页
     ·广元和华蓥山地区二叠纪沉积相模式第46页
     ·贵州罗甸地区二叠纪沉积相模式第46-48页
第四章 二叠系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划分第48-71页
 §4.1 层序地层划分第48-59页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第48-50页
     ·层序划分标志第50-51页
     ·二叠系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划分第51-59页
 §4.2 层序构成样式及特征第59-66页
     ·准层序基本组构型式及特征第59-61页
     ·层序构成样式及特征第61-63页
     ·层序地层与地球化学关系第63-66页
 §4.3 下二叠统层序对比第66-67页
     ·栖霞期层序对比第66页
     ·茅口期层序对比第66-67页
 §4.4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第67-71页
第五章 典型剖面二叠系有机质富集规律第71-85页
 §5.1 二叠系残余有机碳分布与岩性关系第71-73页
 §5.2 二叠系残余有机质分布与生境型关系第73-83页
     ·典型剖面二叠系生境型的划分第73-77页
     ·二叠系残余有机质分布与生境型关系第77-83页
 §5.3 二叠系残余有机质分布与层序地层单元关系第83-85页
第六章 优质烃源岩的判识第85-100页
 §6.1 典型剖面优质烃源岩富集层位及特征第85-87页
     ·广元剖面优质烃源岩富集层位及特征第85-87页
     ·华蓥山剖面优质烃源岩富集层位及特征第87页
     ·罗甸纳水剖面优质烃源岩富集层位及特征第87页
 §6.2 海相烃源岩的地球生物学判识方法第87-99页
     ·与古生产力相关的地球化学指标第88-89页
     ·与埋藏环境相关的地球化学指标第89-90页
     ·优质烃源岩的地球生物学判别方法第90-99页
 §6.3 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磷矿粉复合保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板桥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