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湿地软弱土地基处理效果及变形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高原湿地的基本特征 | 第11-19页 |
·湿地的基本特征 | 第11-14页 |
·高原湿地的基本特征 | 第14-19页 |
·高原湿地软弱土地基处理基本要求 | 第19-20页 |
·软弱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 | 第20页 |
·湿地保护与湿地软弱土地基处理 | 第20-21页 |
·高原湿地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集丰高速公路软弱土地基监测试验方案设计 | 第24-40页 |
·工程概况 | 第24页 |
·软弱土地基路段自然地理条件 | 第24-29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5-28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页 |
·不良地质评价 | 第28-29页 |
·软弱土地基监测与施工控制 | 第29页 |
·监测断面的布置 | 第29-34页 |
·监测项目的选择 | 第29-30页 |
·监测断面布置原则 | 第30页 |
·监测断面的布置 | 第30-34页 |
·监测测量控制点 | 第34-36页 |
·监测频率和控制标准 | 第36-37页 |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第37-38页 |
·监测方法 | 第37页 |
·观测精度要求 | 第37-38页 |
·用于本项目的监测仪器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软弱土地基沉降监测与分析 | 第40-80页 |
·沉降仪标埋设和观测 | 第40-46页 |
·沉降监测成果整理 | 第46-58页 |
·观测累计沉降量汇总 | 第46-47页 |
·K59+560~K65+550段沿线沉降分布 | 第47-48页 |
·沉降观测断面填土高度-沉降量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 第48-58页 |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第58-67页 |
·沉降量统计规律 | 第58-59页 |
·横向差异沉降 | 第59-60页 |
·沉降过程分析 | 第60-64页 |
·沉降速率与施工控制 | 第64-65页 |
·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路基沉降量分析 | 第65页 |
·桥头断面与一般路段观测断面沉降分析 | 第65页 |
·路基填筑体沉降量分析 | 第65-67页 |
·沉降计算与预测 | 第67-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四章 软弱土地基侧向位移和应力监测与分析 | 第80-92页 |
·边桩位移观测 | 第80-82页 |
·边桩的埋设与测量 | 第80-81页 |
·观测数据的整理 | 第81-82页 |
·孔隙水压力观测 | 第82-83页 |
·孔隙水压力计埋设 | 第82页 |
·孔隙水压力观测成果分析 | 第82-83页 |
·土压力观测 | 第83-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1. 结论 | 第92-93页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