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多重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P2P 技术 | 第11-16页 |
·P2P 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P2P 的相关定义及特点 | 第12-13页 |
·P2P 网络结构 | 第13-15页 |
·P2P 网络通信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第三章 XML 数字签名 | 第16-25页 |
·数字签名 | 第16-19页 |
·数字签名技术 | 第16-17页 |
·多重数字签名技术 | 第17-19页 |
·XML 数字签名 | 第19-23页 |
·XML 简介 | 第19页 |
·XML 数字签名的特点和格式 | 第19-21页 |
·XML 数字签名的签署 | 第21-22页 |
·XML 数字签名与传统数字签名的比较 | 第22-23页 |
·XML 多重数字签名 | 第23-24页 |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基于P2P 的XML 多重数字签名方案及实现 | 第25-46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基于P2P 环境中CA 的证书管理模式 | 第26-29页 |
·P-Grid 技术的基本思想与特点 | 第26-27页 |
·可度量的信任 | 第27-28页 |
·整个模式的框架 | 第28页 |
·实体证书的申请 | 第28-29页 |
·实体证书的撤消 | 第29页 |
·本文的方案 | 第29-33页 |
·XPath | 第29-30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30页 |
·密钥产生阶段 | 第30页 |
·签名生成阶段 | 第30-31页 |
·多重签名验证阶段 | 第31-33页 |
·方案的性能分析 | 第33-3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3-34页 |
·健壮性分析 | 第34页 |
·通信代价分析与比较 | 第34-35页 |
·兼容性 | 第35-36页 |
·细粒度控制 | 第36页 |
·方案的应用与实现 | 第36-45页 |
·开发平台 | 第36页 |
·方案的实现和整体框架 | 第36-37页 |
·文档处理模块的组成与作用 | 第37-38页 |
·系统方案中各模块的实现 | 第38-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基于数字水印的P2P 多重数字签名方案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页 |
·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 | 第46-47页 |
·信息隐藏 | 第46页 |
·数字水印 | 第46-47页 |
·本文的方案 | 第47-50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47-48页 |
·密钥的生成 | 第48页 |
·基于数字水印的签名产生过程 | 第48-50页 |
·签名的验证过程 | 第50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