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纺织印染污泥的现状 | 第9页 |
·纺织印染污泥的来源及危害 | 第9-10页 |
·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及纺织印染污泥的处置 | 第10-11页 |
·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资源化利用 | 第11-15页 |
·厌氧发酵的原理 | 第12-13页 |
·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厌氧发酵中微生物在定向产酸中的应用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15-17页 |
·课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预处理对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及发酵前后生物毒性的变化 | 第17-26页 |
·引言 | 第1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7-19页 |
·发酵底泥的来源、特性及预处理 | 第17-18页 |
·接种污泥及种泥的驯化、活化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18页 |
·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5页 |
·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物的构成百分比 | 第19-20页 |
·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酸随时间的变化 | 第20页 |
·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发酵产酸效果及与城市污泥产酸效果的比较 | 第20-21页 |
·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VS 及SPVA 的降解率和发酵前后氨氮浓度的变化 | 第21-22页 |
·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前后的生物毒性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种泥类型及种泥浓度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26-33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发酵底泥的来源及特性 | 第26页 |
·接种污泥的来源及种泥的驯化、活化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6页 |
·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种泥类型对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种泥类型对总酸及主要酸浓度、产率和生产速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种泥浓度对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种泥浓度对总酸及主要酸的产率和生产速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种泥浓度不同时游离酸的抑制 | 第31页 |
·种泥浓度对发酵液中氨氮及累计产气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PH 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发酵底泥的来源及其特性 | 第33页 |
·接种污泥的来源及驯化、活化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3页 |
·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pH 对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pH 对VFA 的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pH 对印染污泥厌氧发酵的总酸产率、COD 去除率及转化率的影响 | 第36页 |
·pH 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pH 条件下游离酸的影响 | 第37-38页 |
·pH 对厌氧消化过程中气体产量的影响 | 第38页 |
·本章结论 | 第38-39页 |
第五章 C/N 对污泥厌氧发酵定向产酸的影响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发酵底泥来源及其特性 | 第39页 |
·接种污泥的来源及驯化、活化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40页 |
·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C/N 比对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40-41页 |
·C/N 对厌氧发酵产酸总酸浓度达最高时的酸分布影响及丁酸的浓度 | 第41-43页 |
·C/N 对厌氧发酵产酸效果及产酸速率的影响 | 第43页 |
·C/N 对厌氧发酵VS 降解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C/N 对厌氧发酵累计产气量及产氢气和甲烷量的影响 | 第44页 |
·对照试验的厌氧发酵产酸情况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