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8页
 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全球金融机构风险日渐增大第10页
   ·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村信用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第10-11页
   ·农村信用社系统的经营运行长期处于高风险状态第11页
 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12页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研究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第11页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研究有利于找到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及应对对策第11-12页
 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6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6页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第18-23页
 1 金融机构风险的内涵第18-19页
   ·风险的涵义第18页
   ·金融风险的涵义和内容第18-19页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涵义和内容第19页
 2 巴赛尔委员会的金融机构风险理论第19-20页
 3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第20-21页
 4 成熟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模式第21-23页
   ·树立了先进、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第21页
   ·建立了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第21页
   ·加强了风险管理基础建设第21-22页
   ·建立了风险预警预报机制,完善了内部风险评级体系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第23-30页
 1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第23-24页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面临紧迫性与重要性第23页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内容单一,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第23页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风险管理效果受到制约第23-24页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第24页
   ·农村信用社外部监管不力,导致风险增大第24页
 2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24-28页
   ·样本信用社基本情况第24-25页
   ·信贷风险状况分析第25页
   ·资本充足性风险分析第25-26页
   ·流动性风险分析第26-27页
   ·盈利性风险分析第27页
   ·样本信用社风险的综合评价第27-28页
 3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0页
   ·重业务、轻风险,思想上重视不够第28页
   ·贷款风险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率高第28页
   ·资本充足率低,坏账准备计提不足第28-29页
   ·盈利状况不佳,与其他金融机构差距大第29页
   ·风险管理体系不全第29-30页
第四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第30-35页
 1 产权不明确,经营体制不顺第30-31页
   ·产权不明,“两权”不分第30页
   ·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第30页
   ·有“三会”制度,缺“三权”制约第30-31页
 2 信贷管理不严,制度流于形式第31-32页
   ·贷款管理不严第31页
   ·贷款担保抵押流于形式第31-32页
   ·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够真实第32页
 3 内部控制薄弱,内控体系不全第32-33页
   ·内控思想淡薄第32页
   ·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第32-33页
   ·内部稽核不力第33页
 4 专业人才缺乏,“环境控制”不力第33-34页
   ·员工素质与风险管理要求不相“对称”第33页
   ·尚未形成适合风险管理的控制环境第33-34页
 5 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尚不健全第34-35页
   ·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第34页
   ·安全防范措施不完备,预警、预报机制不完善第34-35页
第五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对策第35-43页
 1 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第35页
   ·首先应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第35页
   ·其次建立人人对风险负责的风险管理文化第35页
 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范体制风险第35-36页
   ·明确产权关系,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第35-36页
   ·建立“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第36页
 3 完善贷款管理制度,防范信贷风险第36-38页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理念第36页
   ·规范信贷管理、加强信贷业务流程控制第36-37页
   ·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建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第37页
   ·加大对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和责任追究力度第37-38页
 4 完善内控体系,防范管理风险第38-39页
   ·建立良好内部控制体系第38页
   ·建立完善目标管理及岗位责任制度第38页
   ·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第38页
   ·建立合理的授权管理制度第38-39页
   ·建立有效的内部稽查制度第39页
 5 加强人力资源配置,防范信息系统风险第39-40页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的激励机制第39页
   ·提高信息系统风险防范意识第39-40页
   ·加强信息系统的自我风险评估体系第40页
 6 建立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第40-43页
   ·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第40-41页
   ·选择合适的风险测评方法第41-43页
结束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培育和发展小额信贷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