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进程间通信的模型检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LINUX 概述 | 第13页 |
·LINUX 进程间通信 | 第13-14页 |
·模型检测 | 第14-15页 |
·SPIN/Promela 概述 | 第15页 |
·线性时序逻辑LTL | 第15-16页 |
·模型检测的相关工作 | 第16-18页 |
·国外的相关工作 | 第16-17页 |
·国内的相关工作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LINUX 内核及其进程间通信 | 第21-31页 |
·LINUX 内核 | 第21-24页 |
·LINUX 内核特性 | 第21-22页 |
·LINUX 内核架构 | 第22-24页 |
·LINUX 进程间通信分类 | 第24-26页 |
·管道进程间通信 | 第26-27页 |
·Socket 进程间通信 | 第27-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模型检测 | 第31-43页 |
·模型检测介绍 | 第31-32页 |
·模型检测工具 | 第32-40页 |
·模型检测工具SPIN | 第32-33页 |
·SPIN 工作原理及相关定义 | 第33-34页 |
·SPIN 搜索算法 | 第34-36页 |
·偏序规约 | 第36-39页 |
·模型检测工具SMV | 第39-40页 |
·线性时序逻辑LTL | 第40-41页 |
·模型检测LINUX 进程间通信的难点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管道进程间通信的模型检测 | 第43-53页 |
·源码分析 | 第43-45页 |
·创建管道 | 第43-44页 |
·读取管道 | 第44-45页 |
·写入管道 | 第45页 |
·形式化建模 | 第45-48页 |
·管道模型 | 第45-47页 |
·管道读端模型 | 第47页 |
·管道写端模型 | 第47-48页 |
·形式化模型向Promela 转换 | 第48页 |
·模型检测实验 | 第48-52页 |
·属性表达 | 第49页 |
·检测结果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Socket 进程间通信的模型检测 | 第53-76页 |
·源码分析 | 第53-64页 |
·创建socket | 第53-55页 |
·绑定socket | 第55-56页 |
·监听socket | 第56-57页 |
·接受请求 | 第57-58页 |
·连接请求 | 第58-60页 |
·接收信息 | 第60-62页 |
·发送信息 | 第62-63页 |
·关闭socket | 第63-64页 |
·形式化建模 | 第64-68页 |
·服务器端模型 | 第65-66页 |
·客户端模型 | 第66-67页 |
·状态转换表 | 第67-68页 |
·形式化模型向Promela 转换 | 第68-71页 |
·模型检测实验 | 第71-75页 |
·属性表达 | 第71-72页 |
·检测结果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活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