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3L/TE4L缺失型天坛株痘苗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绪论 | 第13-15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 1 痘苗病毒在生物治疗中的发展 | 第15-29页 |
| ·第一代 VACV 疫苗和全球天花的根除 | 第16页 |
| ·疫苗接种的特性和疫苗接种并发症 | 第16-17页 |
| ·野生型痘苗病毒的复制及其免疫原性 | 第17-18页 |
| ·第二代疫苗:新形式的野生型 VACV | 第18-19页 |
| ·第三代疫苗:通过连续传代减毒 | 第19-22页 |
| ·第四代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减毒 | 第22-26页 |
| ·暴露后免疫 | 第26-29页 |
| ·结论 | 第29页 |
| 2 基因工程痘苗病毒的安全性及免疫效能 | 第29-37页 |
| ·痘苗病毒在全球天花消灭之前的发展 | 第29-30页 |
| ·痘苗病毒使用的安全性 | 第30-31页 |
| ·疫苗载体的免疫效能 | 第31-32页 |
| ·正痘病毒属抗原之间交叉反应及复制策略 | 第32-33页 |
| ·IFN 抗感染作用 | 第33-35页 |
| ·基因缺失型痘苗病毒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7-81页 |
| 第1章 基因缺失型痘苗病毒的构建和筛选 | 第37-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5页 |
| ·结果 | 第45-50页 |
| ·讨论 | 第50-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2章 基因缺失病毒生物学特性及毒力分析 | 第54-6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8页 |
| ·结果 | 第58-65页 |
| ·讨论 | 第65-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3章 基因缺失型痘苗病毒免疫原性研究 | 第69-8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4页 |
| ·结果 | 第74-78页 |
| ·讨论 | 第78-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9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99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