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IPv4 地址的匮乏 | 第8页 |
·下一代网络的兴起和问题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SIP 协议概述 | 第12-21页 |
·SIP 协议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3页 |
·SIP 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13-15页 |
·SIP 协议消息格式 | 第15-18页 |
·相关协议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NAT 穿越机制研究 | 第21-29页 |
·NAT 技术介绍 | 第21-24页 |
·产生背景 | 第21页 |
·概念和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地址映射策略 | 第23-24页 |
·NAT 穿越的解决方案及其不足 | 第24-28页 |
·NAT/ALG 方式 | 第25-26页 |
·MIDCOM 方式 | 第26页 |
·STUN 方式 | 第26-27页 |
·TURN 方式 | 第27页 |
·各种方案的比较和不足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UDP 协议穿越NAT(NATUT)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53页 |
·NATUT 实施的依据和解决的问题 | 第29-31页 |
·NATUT 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 第30-31页 |
·NATUT 基本结构和会话流程 | 第31-36页 |
·NATUT 基本结构 | 第31-33页 |
·NATUT 会话流程 | 第33-36页 |
·NATUT 的代码设计和实现 | 第36-48页 |
·客户端 | 第36-45页 |
·服务器端 | 第45-48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第48页 |
·系统的测试架构 | 第48-49页 |
·测试流程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TCP 协议穿越NAT 的研究与实现 | 第53-63页 |
·问题的描述及假定 | 第53-56页 |
·单方为对称型NAT 的穿越方案 | 第56-59页 |
·双方都为对称型NAT 的穿越方案 | 第59-61页 |
·关于循环发包次数T 的确定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SIP 穿越NAT 的研究和分析 | 第63-6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