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第17-2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主要气象灾害 | 第19-20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 | 第21-39页 |
·水旱灾害的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水旱灾害时间变化特征 | 第23-32页 |
·水旱灾害的时代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涝年数与旱年数比值变化分析 | 第24-25页 |
·旱涝等级累积距平分析 | 第25-26页 |
·建国后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时间特征分析 | 第26-32页 |
·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32-37页 |
·水旱灾害发生次数的全局趋势分析 | 第33-34页 |
·水旱灾害发生频率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4-36页 |
·建国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安徽省水旱灾害成因与减灾措施 | 第39-48页 |
·水旱灾害成因 | 第39-43页 |
·自然因素 | 第39-40页 |
·人类活动因素 | 第40-43页 |
·防灾、减灾措施 | 第43-48页 |
·提高全民防治水旱灾害的意识 | 第43页 |
·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 | 第43-44页 |
·建立、健全水利管理体制 | 第44-45页 |
·加大水污染管理和水土保持力度 | 第45页 |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45-46页 |
·健全抗灾指挥体系 | 第46页 |
·加强防治水旱灾害的研究工作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讨论与探讨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本人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