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明清唐伯虎题材作品概述 | 第10-17页 |
| 第一节 "三笑"类题材作品 | 第10-13页 |
| 一、唐伯虎"三笑"故事的前身 | 第10-12页 |
| 二、"三笑"类题材戏曲作品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非三笑"类题材作品 | 第13-17页 |
| 第二章 明清戏曲作品中唐伯虎的多面造型 | 第17-29页 |
| 第一节 唐伯虎的传奇经历和多面造型的关系 | 第17-20页 |
| 第二节 唐伯虎的多面造型 | 第20-29页 |
| 一、狂傲才子唐伯虎 | 第20-22页 |
| 二、风流情痴唐伯虎 | 第22-24页 |
| 三、侠义智勇唐伯虎 | 第24-26页 |
| 四、避世隐士唐伯虎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唐伯虎造型与明清戏曲家创作心态 | 第29-40页 |
| 第一节 对唐寅的认同和对才子文化的推崇 | 第29-33页 |
| 第二节 尚情思潮和对"情"的重视 | 第33-36页 |
| 第三节 尚"喜乐"的民俗心理 | 第36-40页 |
| 第四章 戏曲中唐寅造型与小说的比较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40-45页 |
| 第一节 戏曲中的唐寅造型与话本小说中造型的联系和差异 | 第40-41页 |
| 第二节 明清戏曲作品中的唐伯虎造型对后世的影响 | 第41-45页 |
| 一、地方戏中的唐伯虎题材 | 第41-42页 |
| 二、近代以来影视作品的改编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