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李论文

野生樱桃李群落特征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0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8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0-49页
   ·材料和方法第30-35页
   ·结果和分析第35-46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植物种类组成情况第35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5-36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第36-38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物种多样性垂直变化第38-39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的种群结构第39-44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第44-46页
   ·讨论第46-49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植物多样性分析第46页
     ·群落不同植物生长型多样性分析第46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植物季相变化第46-47页
     ·野生樱桃李群落类型多样性分析第47页
     ·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海拔梯度的关系第47-49页
第3章 野生樱桃李表型多样性分析第49-68页
   ·材料和方法第49-52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自然概况第49-50页
     ·试验材料第50-51页
     ·试验方法第51-52页
   ·结果和分析第52-65页
     ·天然群体表型性状多样性第52-53页
     ·天然群体表型性状的形态变异特征第53-55页
     ·天然群体表型性状的相对极差分析第55-56页
     ·天然群体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分析第56-58页
     ·基于形态特征的天然群体聚类分析第58-59页
     ·天然群体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59-61页
     ·天然群体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第61-65页
   ·讨论第65-68页
     ·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第65页
     ·不同生境条件下野生樱桃李的表型多样性分析第65-66页
     ·野生樱桃李表型变异规律第66页
     ·野生樱桃李表型性状的分类价值第66-68页
第4章 野生樱桃李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8-9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8-73页
     ·材料第68-70页
     ·主要试剂、药品及其配制第70页
     ·DNA的提取第70-71页
     ·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第71页
     ·引物的筛选第71-73页
     ·数据分析第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89页
     ·叶片基因组D N A的提取和检测第73-75页
     ·SSR反应体系的建立第75-81页
     ·野生樱桃李遗传多样性分析第81-85页
     ·野生樱桃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聚类分析第85-89页
   ·讨论第89-91页
     ·DNA浓度和纯度影响因素第89页
     ·SSR-PCR体系优化影响因素第89页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第89-90页
     ·天然群体遗传分化研究第90页
     ·天然群体的聚类分析第90-91页
第5章 野生樱桃李种质资源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第91-97页
   ·野生樱桃李种质资源致濒原因分析第91-93页
     ·野生樱桃李种质资源濒危表征第91-92页
     ·野生樱桃李濒危机制综合分析第92-93页
   ·野生樱桃李种质资源保护对策第93-96页
     ·就地保护第93-94页
     ·迁地保护第94页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第94-95页
     ·增强当地居民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第95页
     ·建立现代化的离体保存基因库第95-96页
     ·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第96页
   ·野生樱桃李种质资源展望第96-97页
第6章 结论和建议第97-101页
   ·野生樱桃李分布区物种多样性第97-98页
   ·野生樱桃李表型多样性第98页
   ·基于SSR的野生樱桃李遗传多样性第98-99页
   ·野生樱桃李种质资源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第99-100页
   ·进一步研究工作建议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4页
附录第114-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作者简历第122-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相关论文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生欧洲李种质资源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下一篇:新疆栽培扁桃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