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化学工业论文--电镀工业论文--单一金属的电镀论文

纳米Al2O3/Ni-P复合镀层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表面技术第9-10页
  1-1-1 表面技术背景概述第9页
  1-1-2 表面工程技术及其分类第9-10页
 §1-2 电镀技术第10-12页
  1-2-1 简介第10-11页
  1-2-2 电镀法与化学镀法比较第11页
  1-2-3 电镀合金的施镀条件第11-12页
 §1-3 复合镀技术第12-15页
  1-3-1 背景第12页
  1-3-2 复合镀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第12-13页
  1-3-3 复合镀技术分类与应用第13-14页
  1-3-4 复合镀共沉积原理第14-15页
 §1-4 纳米复合镀简介第15-17页
  1-4-1 纳米表面工程第15页
  1-4-2 纳米复合镀的定义及技术特点第15-16页
  1-4-3 纳米粒子及其对复合镀的影响第16-17页
 §1-5 表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第17-19页
 §1-6 选题依据及目的第19页
 §1-7 课题拟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第21-26页
 §2-1 试验药品及仪器设备第21-22页
  2-1-1 试验药品第21页
  2-1-2 试验仪器第21页
  2-1-3 试验装置及原理第21-22页
 §2-2 试验过程第22-24页
  2-2-1 试样预处理第22-24页
  2-2-2 配置镀液第24页
  2-2-3 声波振荡分散纳米Al_2O_3第24页
  2-2-4 电镀第24页
  2-2-5 数据记录及镀层沉积速率的计算第24页
 §2-3 性能测试方法第24-26页
  2-3-1 镀层的显微硬度测试第24-25页
  2-3-2 镀层的耐磨性分析第25页
  2-3-3 镀层的抗氧化性分析第25页
  2-3-4 镀层的耐腐蚀性分析第25页
  2-3-5 镀层的形貌、成分与结构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电镀过程中工艺参数的优化第26-37页
 §3-1 电镀时间的影响第26-30页
  3-1-1 电镀时间对纯Ni镀层和纳米Al_2O_3/Ni复合镀层的影响第26-28页
  3-1-2 电镀时间对Ni-P镀层和纳米Al_2O_3/Ni-P复合镀层的影响第28-30页
 §3-2 施镀温度的影响第30-32页
  3-2-1 温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第30-31页
  3-2-2 温度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第31-32页
 §3-3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32-34页
  3-3-1 电流密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2 电流密度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第33-34页
 §3-4 纳米Al_2O_3含量的影响第34-36页
  3-4-1 纳米Al_2O_3含量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第34-35页
  3-4-2 纳米Al_2O_3含量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镀层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第37-52页
 §4-1 镀层的显微硬度第37-38页
 §4-2 镀层的耐磨性第38-39页
 §4-3 镀层抗氧化性第39-40页
 §4-4 镀层耐腐蚀性第40-42页
 §4-5 X射线衍射分析第42-46页
  4-5-1 四种镀层的X射线衍射图谱第42-44页
  4-5-2 晶化处理第44-46页
 §4-6 镀层微观形貌分析第46-51页
  4-6-1 纯Ni镀层和Al_2O_3/Ni复合镀层第46-47页
  4-6-2 Ni-P镀层和Al_2O_3/Ni-P复合镀层第47-49页
  4-6-3 纳米Al_2O_3/Ni-P复合镀层的元素分布第49-51页
 §4-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机理探讨第52-58页
 §5-1 镀层生长机理研究第52-56页
  5-1-1 镀层生长图片分析第52-54页
  5-1-2 镀层生长机理理论分析第54-56页
 §5-2 复合镀层的强化机理第56-57页
  5-2-1 复合镀层中基质金属的强化机理第56页
  5-2-2 复合镀层中的微粒的强化机理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页
创新点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添加Hf及CNTs的TbCu7型Sm-Co基薄带磁体的研究
下一篇:锌空电池连续发电装置及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