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的电站节能优化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社会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 ·技术发展背景 | 第12-13页 |
| ·节能优化控制体系结构 | 第13-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运行优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基于数据的理论方法 | 第21-23页 |
| ·聚类 | 第21-22页 |
| ·粗糙集理论 | 第22-23页 |
| ·关联规则挖掘 | 第23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基于数据的理论与方法 | 第25-41页 |
| ·聚类与模糊聚类 | 第25-29页 |
| ·聚类 | 第25-26页 |
| ·模糊聚类 | 第26-29页 |
| ·粗糙集理论 | 第29-36页 |
| ·粗糙集的知识表达系统 | 第30-31页 |
|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 ·知识约简 | 第32-35页 |
| ·粗糙集理论下的信息熵 | 第35-36页 |
| ·模糊关联规则挖掘 | 第36-39页 |
| ·关联规则挖掘的基本概念 | 第36-37页 |
| ·改进的模糊关联规则方法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基于数据的运行工况分析 | 第41-55页 |
| ·电站运行数据的特性与预处理 | 第41-44页 |
| ·电站运行数据的特性 | 第41-42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42-44页 |
| ·稳定工况的判断与数据获取 | 第44-46页 |
| ·稳定工况判断 | 第44-45页 |
| ·稳定工况数据获取 | 第45-46页 |
| ·基于数据的工况自然划分 | 第46-54页 |
| ·负荷的自然划分 | 第47-49页 |
| ·环境温度的划分 | 第49-50页 |
| ·煤质特性的自然划分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锅炉燃烧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挖掘 | 第55-82页 |
| ·燃烧参数目标值优化的意义 | 第55-57页 |
| ·锅炉效率与影响参数分析 | 第57-66页 |
| ·锅炉效率的计算模型 | 第57-60页 |
| ·锅炉效率影响参数机理分析 | 第60-65页 |
| ·燃烧优化模型输入参数的选择 | 第65-66页 |
| ·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 | 第66-72页 |
| ·模糊粗糙集理论基本概念 | 第67-69页 |
| ·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示例 | 第69-72页 |
| ·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步骤 | 第72页 |
| ·锅炉燃烧可调参数约简 | 第72-76页 |
| ·燃烧可调参数最优目标值的挖掘 | 第76-82页 |
| 第五章 基于煤耗预测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 | 第82-104页 |
| ·概述 | 第82-85页 |
| ·厂网两级负荷优化调度系统 | 第82-83页 |
| ·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 | 第83-85页 |
| ·煤耗特性曲线分析 | 第85-89页 |
| ·煤耗特性曲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85-87页 |
| ·机组煤耗的影响因素 | 第87-89页 |
| ·基于历史数据的煤耗率实时预测 | 第89-96页 |
| ·煤耗预测所用参数的选择 | 第89-91页 |
| ·基于信息熵的多因素权重分配方法 | 第91-93页 |
| ·实时供电煤耗率预测 | 第93-96页 |
| ·负荷优化分配算法及实例 | 第96-103页 |
| ·负荷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 | 第96-98页 |
| ·负荷优化分配的优化算法 | 第98-100页 |
| ·负荷优化分配系统实例分析 | 第100-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11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