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辩证元”模型在中医临床诊疗系统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模型及诊疗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 中医诊断规范化进展第12-13页
   ·"证"的规范化第12页
   ·"证素"辨证体系的发展与确立第12-13页
   ·"证侯要素应证组合"的辨证方法第13页
 2 中医计量辨证模型的发展现状第13-14页
   ·辨证变量量化方法的发展第13页
   ·证型判定模型发展第13-14页
 3 中医计算机诊疗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4页
 4 问题与展望第14-16页
   ·证素辨证与应证组合为中医诊断规范化提供新思路第14页
   ·现有辨证数理模型难以表达中医辨证的本质要素第14-15页
   ·现有模型几乎忽视了证侯的内在有机联系第15页
   ·现有诊疗系统的局限性第15页
   ·辨证模型及诊疗系统展望第15-16页
第二章 绪论第16-19页
 1 祖国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第16页
 2 中医理论体系及其特点第16页
   ·中医理论体系概述第16页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第16页
 3 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第16-19页
   ·四诊与八纲第16-17页
   ·中医学的诊断原理第17-19页
第三章 "辨证元"模型基本框架第19-26页
 1 中医辨证思维的基本逻辑第19-20页
   ·辨证因子与证型的基本关系第19页
   ·证型之间的基本关系第19-20页
 2 中医辨证的模糊性、精确性与整体性第20页
 3 "辨证元"模型概述第20-21页
 4 "辨证元"模型的理论依据第21-22页
 5 "辨证元"模型与证素辨证计量模型的异同第22页
 6 "辨证元"的概念及证素属性第22-23页
 7 "辨证元"的基本性质第23-24页
 8 "辨证元"的运算原则及证型判定第24-25页
 9 "辨证元"模型的权值量化第25-26页
第四章 "辨证元"数学模型及算法第26-33页
 1 数学模型符号第26页
 2 数学模型假设与概念第26-27页
 3 证型判定模型第27-29页
 4 "辨证元"模型的算法第29-33页
   ·"辨证树"算法第29-30页
   ·遗传算法第30-31页
   ·二次模糊评判算法第31-33页
第五章 基于"辨证元"模型的诊疗系统第33-36页
 1 本系统的开发环境第33页
 2 本系统的开发过程第33-36页
   ·辨证数据库矩阵的构建第33-34页
   ·软件模块的开发第34-36页
第六章 "辨证元"模型的临床测试第36-45页
 1 临床资料第36-38页
   ·研究对象第36-37页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37页
   ·判断标准第37页
   ·观察指标第37-38页
   ·测试方法第38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8页
   ·质量控制第38页
   ·隐私与伦理控制第38页
 2 结果第38-42页
 3 讨论第42-43页
 4 结论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64页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脾化痰祛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基于反相高效液相的方法研究心衰心阳虚证患者血浆氨基酸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