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论文--年画论文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初探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课题缘起及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预设第13-16页
第一章 中国门神画概述第16-24页
 第一节 中国门神画的起源第16-17页
 第二节 中国门神画的历史沿革第17-20页
  一、门神画题材的历史沿革第18-19页
  二、门神画材质的历史沿革第19-20页
 第三节 中国门神画的地域流布及主要产地第20页
 第四节 中国门神画的主要类别第20-24页
  一、题材类型第21-22页
   (一) 神话人物第21页
   (二) 历史小说人物第21页
   (三) 戏曲门画第21-22页
   (四) 吉祥题材及动物题材第22页
  二、材质类别第22-23页
   (一) 砖刻石刻形式的门神画第22页
   (二) 用纸张手绘的门神画第22-23页
   (三) 木版门神画第23页
  三、使用环境类别第23-24页
   (一) 宫廷门神画第23页
   (二) 民间门神画第23-24页
第二章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的观念基础及其历史演进第24-34页
 第一节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的观念基础第24-27页
  一、民俗观念基础——功利意识的象征性表达第24-25页
  二、民艺观念基础——象征符号的审美化趋向第25-27页
 第二节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的历史演进第27-34页
  一、简约凝练的勾勒到"写实求真"的自觉——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第27-29页
  二、造型趋于规整,增强了装饰感——唐宋时期第29-30页
  三、造型更为夸张,色彩更为丰富——明清时期第30-31页
  四、底色由白变红,装饰意味更浓——现当代第31-34页
第三章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第34-52页
 第一节 基本语言及其装饰性特征第35-44页
  一、造型第35-39页
   (一) 武门神造型第36-37页
   (二) 馗头造型第37-38页
   (三) 福神造型第38-39页
   (四) 仙女仙童造型第39页
  二、色彩第39-43页
   (一) 应"美"施色第40-42页
   (二) 因"材"施色第42-43页
   (三) 依"工"施色第43页
  三、构图第43-44页
 第二节 形象语言的实用性审美第44-46页
 第三节 地域性风格特征第46-52页
  一、朱仙镇第47-48页
  二、杨柳青第48页
  三、桃花坞第48-49页
  四、漳州第49页
  五、绵竹第49-50页
  六、凤翔第50-52页
第四章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的审美价值与借鉴意义第52-56页
 第一节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的审美价值第52-53页
  一、文化内涵的民族性第52页
  二、艺术思维的双重性第52-53页
 第二节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的借鉴意义第53-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个人简历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明清女性画家及其作品研究
下一篇: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