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 第12-16页 |
(一) 行人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 第12-13页 |
(二) 非机动车从事交通运输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 第13-14页 |
(三)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承包人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 第14-16页 |
二、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 第16-20页 |
(一) 交通肇事罪能否由故意构成 | 第16-17页 |
(二) 交通肇事罪能否由过失转化为故意 | 第17-18页 |
(三) 交通肇事罪加重结果是否包括故意 | 第18-20页 |
三、关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 | 第20-25页 |
(一) “逃逸”的概念 | 第20-21页 |
(二) “逃逸行为”是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 | 第21-22页 |
(三) “因逃逸致人死亡”分析 | 第22-25页 |
四、关于“重大公私财产损失”无能力赔偿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五、关于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26-28页 |
六、关于交通肇事罪肇自首问题 | 第28-30页 |
(一) 交通肇事后未逃逸而主动投案的 | 第29-30页 |
(二)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的 | 第30页 |
七、关于酒后驾车问题 | 第30-32页 |
八、关于交通肇事罪刑罚的问题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