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构建及初步发展 | 第13-24页 |
(一) 民主党派对新形势下自身政党意识的探索与构建 | 第13-19页 |
1. 明确的政党奋斗目标和积极的政治活动趋向 | 第14-15页 |
2. 鲜明的政党代表性意识和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 第15-17页 |
3. 切实的党派政治定位和对政党关系的深刻认识 | 第17-19页 |
(二) 错误思想倾向对民主党派政党意识发展的制约 | 第19-24页 |
1. 自由主义思想①对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消极影响 | 第19-21页 |
2. 激进政治倾向对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不利影响 | 第21-24页 |
二、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党意识构建的必然性分析 | 第24-34页 |
(一) 民主党派政党意识构建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24-28页 |
1. “时”——时代特点影响下的政治发展进程 | 第24-26页 |
2. “势”——社会现实决定下的党派政治作用 | 第26-28页 |
(二) 民主党派政党意识构建的内在因素 | 第28-34页 |
1. 民主党派传统的价值追求与新民主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 | 第29-30页 |
2. 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参加政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实现 | 第30-31页 |
3. 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党派观对己党整体政党意识发展具有特殊影响 | 第31-34页 |
三、对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党意识构建的评析与思考 | 第34-44页 |
(一) 民主党派政党意识构建的有效性 | 第34-37页 |
1. 民主党派对参政角色的认同,推动了自身党派的发展 | 第34-35页 |
2. 民主党派积极的参政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 第35-37页 |
(二) 民主党派政党意识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1. 对中共产生政治依赖性,影响政权意识弱化 | 第37-38页 |
2. 对政治协商缺乏深刻认识,参政思维存在偏差 | 第38-40页 |
(三) 民主党派政党意识发展的现实思考 | 第40-44页 |
1. 关于参政党意识 | 第40-42页 |
2. 关于协商民主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