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财产权理论的逻辑与批判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 | 第9-12页 |
第1章 个人权利:财产权的思想基点 | 第12-24页 |
·个人权利起源:个人主义的兴起 | 第12-15页 |
·个人主义的古典渊源 | 第12-13页 |
·文艺复兴与“人”的发现 | 第13-15页 |
·宗教改革与个人权利的崛起 | 第15页 |
·洛克对前人的反思与批判 | 第15-18页 |
·批判菲尔麦的父权论 | 第15-16页 |
·解构霍布斯的全能国家 | 第16-18页 |
·洛克财产权理论的独特性 | 第18-24页 |
·自然状态:财产权的“历史前提” | 第18-19页 |
·源于自然法的自然权利 | 第19-20页 |
·独特的“财产权”概念 | 第20-21页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第21-22页 |
·劳动确立原则 | 第22-24页 |
第2章 公共权力:财产权的工具指向 | 第24-32页 |
·契约委托与工具理性 | 第24-26页 |
·洛克的社会契约观 | 第24-25页 |
·契约的中介性与政府的工具性 | 第25-26页 |
·保障财产权:政府重大和主要的目的 | 第26页 |
·人性缺陷与消极国家 | 第26-28页 |
·人性假设与公共权力 | 第26-27页 |
·消极国家:必要的邪恶 | 第27-28页 |
·有限政府:财产权的保护神 | 第28页 |
·制约公共权力:个人权利的实现路径 | 第28-32页 |
·从个人权利到公共权力 | 第28-30页 |
·权力制约的方案 | 第30-32页 |
第3章 马克思对洛克财产权理论的批判 | 第32-36页 |
·对洛克财产权合法性来源的批判 | 第32-33页 |
·对洛克劳动确立原则的批判 | 第33-34页 |
·对洛克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 第34页 |
·对洛克财产关系理论的批判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