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建设初探--以衡阳松木工业园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生态产业园的概念 | 第10-11页 |
·精细化工定义及特点 | 第11-13页 |
·精细化工定义 | 第11-12页 |
·精细化工的特点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方法、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产业园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16-31页 |
·生态产业园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工业生态学理论 | 第16-17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7-20页 |
·清洁生产理论 | 第20-21页 |
·国内外生态产业园的实践 | 第21-31页 |
·国外生态产业园发展实践 | 第21-25页 |
·国内生态产业园发展实践 | 第25-31页 |
第三章 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模式构建与发展创新 | 第31-44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模式构建 | 第31-34页 |
·以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 第31-33页 |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引导的产业园"生态化"建设模式 | 第33-34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简介 | 第34-39页 |
·"十一五"发展规划 | 第34-35页 |
·资源基础 | 第35-36页 |
·产业基础 | 第36页 |
·便捷的交通和物流 | 第36-37页 |
·完善的基础设施 | 第37-39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模式构建 | 第39-41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发展创新 | 第41-44页 |
·实行了集约开发和生态环保原则 | 第41-42页 |
·注重质量效益和不断创新原则 | 第42页 |
·合理利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第42页 |
·实现了资源统筹开发 | 第42-43页 |
·推进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规划方法和技术措施 | 第44-60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规划原则与框架 | 第45-48页 |
·园区生态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生态化规划总体架 | 第46-47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生态化规划理念 | 第47-48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的景观生态化规划设计 | 第48-53页 |
·园区景观生态单元分类 | 第48-49页 |
·园区生态景观系统结构设计 | 第49-53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发展技术措施 | 第53-55页 |
·园区生态支持系统 | 第53-54页 |
·园区的功能分区 | 第54-55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规划方法和技术措施 | 第55-60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规划方法 | 第55-56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技术措施 | 第56-60页 |
第五章 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评估体系与管理对策 | 第60-68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化评估体系浅议 | 第60-64页 |
·评价目标 | 第60-61页 |
·构建原则 | 第61页 |
·体系构成 | 第61-64页 |
·精细化工产业园管理对策 | 第64-65页 |
·分类管理 | 第64-65页 |
·分区管理 | 第65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的评估体系与管理对策分析 | 第65-68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的评估体浅议系 | 第65-66页 |
·衡阳松木精细化工产业园管理对策建议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8-70页 |
·综合分析 | 第68页 |
·创新点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