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6页 |
·本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电动机的发展、分类与调速意义 | 第9-10页 |
·电动机的发展和分类 | 第9-10页 |
·交流调速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ARM处理器简介及其在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页 |
·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 | 第12-13页 |
·控制系统方案比较 | 第13-14页 |
·恒压频比控制 | 第13页 |
·矢量控制 | 第13-14页 |
·直接转矩控制 | 第1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页 |
·本课题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基础 | 第16-28页 |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 第16-17页 |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旋转磁场的产生 | 第17-18页 |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极数与转速 | 第18页 |
·转差率 | 第18-19页 |
·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转矩特性与机械特性 | 第19-20页 |
·电磁转矩(简称转矩) | 第19页 |
·机械特性曲线 | 第19-20页 |
·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调速技术 | 第20-27页 |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原理 | 第20-21页 |
·直接转矩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GEC2410及调试环境简介 | 第28-35页 |
·目标板结构 | 第28-29页 |
·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10 | 第29-32页 |
·地址空间分配以及片选信号定义 | 第29-30页 |
·ARM体系结构 | 第30-32页 |
·ARM集成开发环境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交流调速系统硬件设计 | 第35-46页 |
·主回路设计 | 第35-36页 |
·逆变电路的设计 | 第36-41页 |
·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选择 | 第36-37页 |
·缓冲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滤波电路设计 | 第38页 |
·速度检测电路的构成 | 第38-39页 |
·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 | 第39-41页 |
·基于ARM的控制系统外围配置 | 第41-44页 |
·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6-62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46页 |
·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 | 第46-48页 |
·开发环境安装和LINUX移植 | 第48-49页 |
·开发环境安装 | 第48页 |
·Linux移植 | 第48-49页 |
·系统的启动代码和引导程序BOOTLOADER | 第49-51页 |
·引导程序Bootloader | 第49-50页 |
·启动代码 | 第50-51页 |
·看门狗定时器 | 第51-52页 |
·电机的驱动 | 第52-54页 |
·PWM TIMER结构 | 第52-53页 |
·基于ARM的PWM相关寄存器 | 第53页 |
·PWM(脉宽调制) | 第53-54页 |
·死区发生器 | 第54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56页 |
·触摸屏的驱动 | 第56页 |
·基于QT的界面设计 | 第56-61页 |
·QT简介 | 第57页 |
·Qt/Embedded开发环境的安装 | 第57-58页 |
·信号与插槽 | 第58页 |
·Qt图形设计 | 第58-59页 |
·嵌入式图形开发 | 第59-60页 |
·Embeded应用到GEC2410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