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月球平动点轨道的星座自主定轨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卫星精密定轨的基本理论 | 第15-26页 |
| ·参考系统 | 第15-20页 |
| ·时间系统 | 第15-17页 |
| ·坐标系统 | 第17-20页 |
| ·精密定轨的基本原理 | 第20-24页 |
| ·卫星的运动方程 | 第20-21页 |
| ·状态方程和状态转移矩阵 | 第21-22页 |
| ·观测量和观测方程 | 第22页 |
| ·估值方法 | 第22-24页 |
| ·精度评定方法 | 第24-25页 |
| ·残差分析 | 第24页 |
| ·协方差分析 | 第24-25页 |
| ·轨道参数均方根误差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与周期轨道的稳定性 | 第26-35页 |
|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及平动点轨道 | 第26-28页 |
|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26页 |
| ·平动点 | 第26-27页 |
| ·平动点附近的轨道类型 | 第27-28页 |
| ·周期轨道稳定性 | 第28-30页 |
| ·单值矩阵及其特性 | 第28-29页 |
| ·周期轨道稳定性评判标准 | 第29-30页 |
| ·Halo轨道的稳定性分析 | 第30-34页 |
| ·地月系的Halo轨道族 | 第30-31页 |
| ·Halo轨道族的稳定性分析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绕月-Halo轨道卫星星座可观性分析 | 第35-52页 |
| ·Halo轨道与二体轨道的差异 | 第35-37页 |
| ·力模型差异 | 第35页 |
| ·形态差异 | 第35-37页 |
| ·SST自主定轨的系统可观性评定方法 | 第37-38页 |
| ·数据模拟 | 第38-39页 |
| ·观测量模型 | 第38页 |
| ·可见性分析 | 第38-39页 |
| ·观测量的生成 | 第39页 |
| ·LMO-LL2Halo卫星星座系统可观性分析 | 第39-43页 |
| ·仿真条件 | 第39-40页 |
| ·仿真方案及结果 | 第40-43页 |
| ·仿真分析 | 第43页 |
| ·LMO-LL1Halo卫星星座系统可观性分析 | 第43-48页 |
| ·仿真条件 | 第43-44页 |
| ·仿真方案及结果 | 第44-47页 |
| ·仿真分析 | 第47-48页 |
| ·系统偏差对定轨精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测距系统偏差的处理方式 | 第48页 |
| ·系统偏差对定轨结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测距系统偏差的改进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基于月球平动点轨道的星座自主定轨研究 | 第52-73页 |
| ·LMO-LL2Halo星座 | 第52-68页 |
| ·LMO-LL2Halo星座自主定轨能力分析 | 第52-55页 |
| ·测距系统偏差对星座自主定轨精度的影响 | 第55-60页 |
| ·测速观测量对星座自主定轨精度的影响 | 第60-68页 |
| ·LMO-LL1Halo星座 | 第68-72页 |
| ·仿真条件 | 第68-69页 |
| ·仿真结果 | 第69-70页 |
| ·仿真分析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 ·总结 | 第73-74页 |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