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创新型经济圈研究--基于创新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3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17页
     ·选题背景第14-15页
     ·选题意义第15-17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第17-30页
     ·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1页
     ·知识及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第21-28页
     ·创新的相关理论第28-30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0-34页
     ·研究框架第30-31页
     ·研究路线第31-33页
     ·研究方法第33-34页
 第四节 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第34-36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34-35页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35-36页
第二章 创新型经济圈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第36-59页
 第一节 创新型经济圈的内涵第36-47页
     ·创新的含义第36-38页
     ·经济圈的内涵第38-44页
     ·创新型经济圈的内涵第44-45页
     ·创新型经济圈的功能第45-47页
 第二节 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动因和条件第47-55页
     ·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动因第48-50页
     ·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条件第50-55页
 第三节 创新型经济圈的构成要素第55-59页
     ·区位条件第55-57页
     ·创新主体第57页
     ·创新网络第57-58页
     ·知识交流机制第58-59页
第三章 创新型经济圈的区位条件第59-90页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第59-62页
     ·区位理论的演进第59-60页
     ·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第60-62页
 第二节 创新型经济圈的创新资源第62-82页
     ·创新资源的种类第62-72页
     ·经济圈内创新资源的整合第72-82页
 第三节 创新型经济圈的创新环境第82-86页
     ·创新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82-83页
     ·创新环境的作用机制第83-86页
 第四节 小结第86-90页
第四章 创新型经济圈的创新主体研究第90-113页
 第一节 创新型经济圈的创新主体第90-100页
     ·企业及其与创新型经济圈的关联机制研究第90-92页
     ·大学、科研机构及其与创新型经济圈的关联机制研究第92-95页
     ·政府、中介机构及其与创新型经济圈的关联机制研究第95-100页
 第二节 组织创新与创新型经济圈第100-113页
     ·组织创新的内涵及其发展第101-106页
     ·创新型经济圈及其微观主体的建设第106-109页
     ·组织创新与创新型经济圈的发展第109-113页
第五章 创新型经济圈的创新网络第113-137页
 第一节 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和条件第113-119页
     ·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第113-115页
     ·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形成的条件第115-119页
 第二节 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的作用机制第119-130页
     ·协调机制第119-125页
     ·合作机制第125-130页
 第三节 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的结构第130-137页
     ·创新型经济圈的网络组织模式第130-134页
     ·经济圈创新网络内产业的发展第134-137页
第六章 创新型经济圈的知识交流机制第137-170页
 第一节 知识交流机制及其作用机理第137-152页
     ·知识交流机制的内涵第137-138页
     ·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机理第138-152页
 第二节 经济圈内知识的流动第152-161页
     ·经济圈的结构第152-157页
     ·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和扩散第157-161页
 第三节 知识交流机制与创新型经济圈第161-170页
     ·知识交流机制与创新型经济圈的知识创造第161-167页
     ·知识交流机制与创新型经济圈的创新网络第167-170页
第七章 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及其构建第170-204页
 第一节 国内外创新型经济圈的现状第170-188页
     ·国外创新型经济圈发展的现状第170-173页
     ·国外经验借鉴第173-174页
     ·中国经济圈发展的现状第174-186页
     ·中国经济圈存在的问题第186-188页
 第二节 中国创新型经济圈的构建第188-195页
     ·构建中国创新型经济圈的必要性第188-190页
     ·中国创新型经济圈的构建第190-195页
 第三节 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发展的对策研究第195-204页
     ·构建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对策的微观分析第196-199页
     ·构建中国创新型经济圈的宏观对策分析第199-204页
参考文献第204-217页
附录第217-226页
致谢第226-228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28页

论文共2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