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AC3D的断层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断层引起的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活化断层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2 断层端部地应力场分布的数值仿真模拟试验研究 | 第20-36页 |
|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第20-22页 |
| ·有限差分法 | 第20页 |
| ·有限单元法 | 第20页 |
| ·边界单元法 | 第20-21页 |
| ·离散单元法 | 第21-22页 |
| ·断层端部附近地应力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2-25页 |
| ·FLAC~(3D) 模拟软件简介 | 第22-23页 |
| ·基本假设 | 第23页 |
| ·模型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 | 第23-24页 |
| ·断层端部应力方位和量值 | 第24-25页 |
| ·影响断层端部应力变化的因数分析 | 第25-33页 |
| ·断层倾角变化对断层端部地应力的影响 | 第25-28页 |
| ·断层性质变化对断层端部地应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断层内摩擦角对断层端部应力影响 | 第29-30页 |
| ·煤层弹性模量对断层端部应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煤层泊松比对断层端部应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边界应力比对断层端部应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其他参数对断层端部应力的影响 | 第33页 |
| ·本章小节 | 第33-36页 |
| 3 鹤壁六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实例分析 | 第36-52页 |
| ·矿井基本简介 | 第36页 |
| ·矿井地质概括 | 第36-39页 |
| ·鹤壁六矿煤与瓦斯突出 | 第39-41页 |
| ·鹤壁六矿煤与瓦斯突出历史 | 第39-40页 |
| ·鹤壁六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数 | 第40-41页 |
| ·10.13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概况 | 第41-42页 |
| ·21431 工作面概括 | 第41页 |
| ·煤层情况 | 第41页 |
| ·2143 工作面顶底板情况 | 第41页 |
| ·10.13 煤与瓦斯突出 | 第41-42页 |
| ·10.13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数值模拟研究 | 第42-49页 |
| ·计算模型设计 | 第42-45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 4 断层倾角对断层活化及底板突水的影响研究 | 第52-68页 |
| ·断层倾角对断层活化机制的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 ·断层倾角对断层活化及底板突水的数值模拟 | 第53-55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53-55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65页 |
| ·煤层开采后断层附近应力云图分布情况 | 第55-58页 |
| ·煤层开采后断层面应力大小分布情况 | 第58-62页 |
| ·断层倾角对断层活化及底板突水的影响 | 第62-65页 |
| ·实例分析 | 第65-67页 |
| ·冯营矿构造特征 | 第65-66页 |
| ·冯营矿1301 工作面突水事故及原因分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 第74-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7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