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暂态稳定混合仿真与并行计算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技术 | 第11-12页 |
1.2.2 暂态稳定仿真的并行计算技术 | 第12-13页 |
1.2.3 多馈入直流的交互作用和换相失败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暂态稳定混合仿真 | 第16-33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HVDC准稳态仿真模型 | 第17-18页 |
2.3 HVDC电磁暂态仿真模型 | 第18-23页 |
2.3.1 换流器及其直流线路 | 第19-21页 |
2.3.2 控制系统模型 | 第21页 |
2.3.3 仿真结果验证 | 第21-23页 |
2.4 交直流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方法 | 第23-26页 |
2.4.1 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的网络划分 | 第23页 |
2.4.2 计算方法与接口处理 | 第23-26页 |
2.4.3 收敛性问题分析 | 第26页 |
2.5 算例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2.5.1 计算量和收敛性分析 | 第26-27页 |
2.5.2 多直流换向失败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2.5.3 多直流临界换向失败的仿真分析 | 第28-29页 |
2.5.4 不对称故障的讨论 | 第29-30页 |
2.6 机电暂态仿真对换相失败的判定和改进 | 第30-31页 |
2.7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暂态稳定仿真并行计算 | 第33-50页 |
3.1 暂态稳定仿真与并行计算 | 第33-37页 |
3.1.1 代数方程组并行求解的BBDF算法 | 第33-36页 |
3.1.2 BBDF算法并行计算流程 | 第36页 |
3.1.3 BBDF并行算法的局限性 | 第36-37页 |
3.2 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并行处理 | 第37-39页 |
3.3 全并行BBDF算法 | 第39-43页 |
3.3.1 基本原理 | 第39-41页 |
3.3.2 全并行BBDF并行计算流程 | 第41-42页 |
3.3.3 理想加速比分析 | 第42-43页 |
3.4 算法测试 | 第43-49页 |
3.4.1 算法计算量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3.4.2 计算时间和加速比测试 | 第44-48页 |
3.4.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3.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多馈入直流交互作用与抑制措施 | 第50-62页 |
4.1 MIIF的分析 | 第50-52页 |
4.1.1 MIIF的定义和计算 | 第50页 |
4.1.2 串联电抗器措施对MIIF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 故障限流器对多馈入直流交互作用的抑制 | 第52-53页 |
4.3 串联电抗器对多馈入直流交互作用的抑制 | 第53-56页 |
4.3.1 串联电抗器对潮流的影响及无功补偿措施 | 第53-55页 |
4.3.2 串补措施对MIIF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抑制MIIF的优化数学模型 | 第56-57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57-61页 |
4.6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5.1 总结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