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几类磺化生物质碳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6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生物质研究概述第15-19页
        1.2.1 生物质的概念第15-16页
        1.2.2 生物质的分类第16-17页
        1.2.3 生物质的综合利用现状第17-19页
    1.3 固体酸催化剂概述第19-24页
        1.3.1 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2 基于生物质基固体酸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用品及分析方法第26-30页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6-27页
        2.1.1 实验药品第26页
        2.1.2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7-28页
        2.2.1 X-射线衍射(XRD)第27页
        2.2.2 拉曼光谱(Raman)第27页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27页
        2.2.4 扫描电镜(SEM)第27页
        2.2.5 热重分析(TGA)第27页
        2.2.6 N_2吸附-脱附(N_2 adsorption-desorption)第27-28页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8页
        2.2.8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28页
        2.2.9 酸密度测定第28页
    2.3 催化性能研究第28-30页
        2.3.1 催化反应第28-29页
        2.3.2 循环反应第29-30页
第三章 磺化丝瓜瓤基碳固体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第30-48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3.2.1 原材料的预处理第30-31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1页
    3.3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第31-35页
        3.3.1 碳化温度第31-33页
        3.3.2 碳化时间第33-34页
        3.3.3 磺化温度第34-35页
        3.3.4 磺化时间第35页
    3.4 表征结果和讨论第35-41页
        3.4.1 XRD分析第36页
        3.4.2 Raman分析第36-37页
        3.4.3 FT-IR分析第37-38页
        3.4.4 SEM分析第38页
        3.4.5 XPS分析第38-39页
        3.4.6 NH_3-TPD分析第39-40页
        3.4.7 TG分析第40-41页
    3.5 乙酰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参数的优化第41-45页
        3.5.1 反应温度第41-42页
        3.5.2 醇酸摩尔比第42-43页
        3.5.3 催化剂用量第43-44页
        3.5.4 反应时间第44-45页
    3.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第45-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磺化松针基碳固体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第48-63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4.2.1 原材料的预处理第48页
        4.2.2 催化剂的制备第48-49页
    4.3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第49-53页
        4.3.1 碳化温度第49-50页
        4.3.2 碳化时间第50-51页
        4.3.3 磺化温度第51-52页
        4.3.4 磺化时间第52-53页
    4.4 表征结果和讨论第53-58页
        4.4.1 XRD分析第53页
        4.4.2 Raman分析第53-54页
        4.4.3 FT-IR分析第54-55页
        4.4.4 SEM分析第55页
        4.4.5 XPS分析第55-56页
        4.4.6 NH_3-TPD分析第56-57页
        4.4.7 TG分析第57-58页
    4.5 乙酰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参数的优化第58-61页
        4.5.1 反应温度第58-59页
        4.5.2 醇酸摩尔比第59页
        4.5.3 催化剂用量第59-60页
        4.5.4 反应时间第60-61页
    4.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第61-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磺化玉米杆基碳固体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第63-78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实验部分第63-64页
        5.2.1 原材料的预处理第63页
        5.2.2 催化剂的制备第63-64页
    5.3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第64-68页
        5.3.1 碳化温度第64-65页
        5.3.2 碳化时间第65-66页
        5.3.3 磺化温度第66-67页
        5.3.4 磺化时间第67-68页
    5.4 表征结果和讨论第68-73页
        5.4.1 XRD分析第68-69页
        5.4.2 Raman分析第69页
        5.4.3 FT-IR分析第69-70页
        5.4.4 SEM分析第70页
        5.4.5 XPS分析第70-71页
        5.4.6 NH_3-TPD分析第71-72页
        5.4.7 TG分析第72-73页
    5.5 乙酰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参数的优化第73-76页
        5.5.1 反应温度第73-74页
        5.5.2 醇酸摩尔比第74页
        5.5.3 催化剂用量第74-75页
        5.5.4 反应时间第75-76页
    5.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第76-77页
    5.7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磺化松针基多孔碳固体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第78-93页
    6.1 引言第78页
    6.2 实验部分第78-79页
    6.3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第79-84页
        6.3.1 碳化温度第79-80页
        6.3.2 碳化时间第80-81页
        6.3.3 磺化温度第81-82页
        6.3.4 磺化时间第82-83页
        6.3.5 磷酸溶液用量第83-84页
    6.4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84-91页
        6.4.1 XRD分析第84-85页
        6.4.2 Raman分析第85-86页
        6.4.3 FT-IR分析第86-87页
        6.4.4 SEM分析第87页
        6.4.5 XPS分析第87-88页
        6.4.6 NH_3-TPD分析第88-89页
        6.4.7 TG分析第89-90页
        6.4.8 N_2 adsorption-desorption分析第90-91页
    6.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第91-92页
    6.6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磺化玉米杆基多孔碳固体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第93-107页
    7.1 引言第93页
    7.2 实验部分第93-94页
    7.3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第94-98页
        7.3.1 碳化温度第94-95页
        7.3.2 碳化时间第95-96页
        7.3.3 磺化温度第96-97页
        7.3.4 磺化时间第97页
        7.3.5 磷酸溶液用量第97-98页
    7.4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98-104页
        7.4.1 XRD分析第98-99页
        7.4.2 Raman分析第99-100页
        7.4.3 FT-IR分析第100页
        7.4.4 SEM分析第100-101页
        7.4.5 XPS分析第101-102页
        7.4.6 NH_3-TPD分析第102-103页
        7.4.7 N_2 adsorption-desorption分析第103页
        7.4.8 TG分析第103-104页
    7.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第104-105页
    7.6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结论与展望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5页
附录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应链大数据业务投资决策和协调策略研究
下一篇:核壳结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