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6页 |
1.1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概述 | 第12-17页 |
1.1.1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 | 第12-15页 |
1.1.2 超级电容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1.3 超级电容器面临的挑战 | 第16-17页 |
1.1.4 超级电容器应用前景 | 第17页 |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概述 | 第17-24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碳基电极材料的概述 | 第18-21页 |
1.2.2 超级电容器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的概述 | 第21-23页 |
1.2.3 超级电容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概述 | 第23-24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4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 本课题来源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6-36页 |
2.1 试验用原料及仪器 | 第26-28页 |
2.1.1 主要化学试剂及材料 | 第26-27页 |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7-28页 |
2.2 三聚氰胺树脂基含异原子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8-30页 |
2.2.1 三聚氰胺树脂基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2 三聚氰胺树脂基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页 |
2.2.3 三聚氰胺树脂基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2.3 电极片的制备及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30-32页 |
2.3.1 集流体的制备 | 第30页 |
2.3.2 电极片的制备 | 第30-31页 |
2.3.3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31-32页 |
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2-36页 |
2.4.1 扫描电镜测试 | 第32页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32页 |
2.4.3 热失重测试 | 第32-33页 |
2.4.4 拉曼光谱测试 | 第33页 |
2.4.5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3页 |
2.4.6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3-35页 |
2.4.7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5页 |
2.4.8 循环寿命测试 | 第35-36页 |
第3章 三聚氰胺树脂基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36-58页 |
3.1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36-43页 |
3.1.1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2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XPS结果的影响 | 第37-40页 |
3.1.3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拉曼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4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交流阻抗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5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 鳞片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43-49页 |
3.2.1 鳞片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2 鳞片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XPS结果的影响 | 第44-47页 |
3.2.3 鳞片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交流阻抗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4 鳞片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鳞片石墨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 热失重分析 | 第49-50页 |
3.4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优化 | 第50-56页 |
3.4.1 碳化温度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2 鳞片石墨含量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3 正负极质量比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4 电流密度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3.4.5 循环寿命分析 | 第55-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三聚氰胺树脂基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58-79页 |
4.1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58-65页 |
4.1.1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58-59页 |
4.1.2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XPS结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4.1.3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拉曼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4.1.4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交流阻抗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4.1.5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4.2 膨胀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65-71页 |
4.2.1 膨胀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65-66页 |
4.2.2 膨胀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XPS结果的影响 | 第66-69页 |
4.2.3 膨胀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交流阻抗性能的影响 | 第69页 |
4.2.4 膨胀石墨含量对含异原子碳/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 热失重分析 | 第71页 |
4.4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优化 | 第71-77页 |
4.4.1 碳化温度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2 膨胀石墨含量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4.4.3 正负极质量比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4.4.4 电流密度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5-76页 |
4.4.5 循环寿命分析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三聚氰胺树脂基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79-101页 |
5.1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79-86页 |
5.1.1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79-80页 |
5.1.2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XPS结果的影响 | 第80-82页 |
5.1.3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拉曼测试的影响 | 第82-84页 |
5.1.4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交流阻抗性能的影响 | 第84页 |
5.1.5 碳化温度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5.2 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86-91页 |
5.2.1 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86-87页 |
5.2.2 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XPS结果的影响 | 第87-89页 |
5.2.3 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交流阻抗性能的影响 | 第89-90页 |
5.2.4 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含异原子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90-91页 |
5.3 热失重分析 | 第91-92页 |
5.4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优化 | 第92-98页 |
5.4.1 碳化温度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3-94页 |
5.4.2 氧化石墨烯含量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4-95页 |
5.4.3 正负极质量比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5-96页 |
5.4.4 电流密度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6-97页 |
5.4.5 循环寿命分析 | 第97-98页 |
5.5 不同复合体系的比较 | 第98-10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