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内外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2 国内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小结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第14页
    1.4 研究意义第14页
        1.4.1 理论意义第14页
        1.4.2 实践意义第14页
    1.5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6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6.1 调查方法第15页
        1.6.2 分析方法第15-16页
    1.7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第17-21页
    2.1 理论依据第17-19页
        2.1.1 美学理论第17页
        2.1.2 旅游学理论第17-18页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8页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19页
    2.2 相关概念第19-21页
        2.2.1 风景名胜资源概念第19页
        2.2.2 风景名胜资源分类第19-20页
        2.2.3 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第20页
        2.2.4 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第20-21页
3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分析第21-37页
    3.1 鹰潭市资源概况第21-22页
        3.1.1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2页
        3.1.2 历史文化概况第22页
        3.1.3 开发利用概况第22页
    3.2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现状调查第22-24页
        3.2.1 调查区域第22-23页
        3.2.2 调查对象第23页
        3.2.3 调查内容第23页
        3.2.4 调查原则第23-24页
    3.3 鹰潭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分析第24-37页
        3.3.1 现有风景名胜资源状况第24-31页
        3.3.2 资源类型特征与数量结构现状第31-34页
        3.3.3 风景名胜资源空间分布现状第34-35页
        3.3.4 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35-37页
4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第37-61页
    4.1 鹰潭市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7-43页
        4.1.1 指标建立流程第37页
        4.1.2 指标来源第37-38页
        4.1.3 指标筛选第38-39页
        4.1.4 指标确定第39-43页
    4.2 基于AHP法的指标权重确定第43-47页
        4.2.1 权重确定步骤第43页
        4.2.2 权重计算结果第43-45页
        4.2.3 权重结果分析第45-47页
    4.3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模糊综合评价第47-53页
        4.3.1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第47页
        4.3.2 区域综合评价结果第47-53页
    4.4 鹰潭市景源等级评价第53-56页
        4.4.1 已开发风景名胜资源等级第54页
        4.4.2 未开发风景名胜资源等级第54-55页
        4.4.3 资源等级数量及类型分析第55-56页
    4.5 鹰潭市景源空间评价第56-59页
        4.5.1 景源总体空间分布第56-57页
        4.5.2 景源等级空间分布第57-58页
        4.5.3 景源类型空间分布第58-59页
    4.6 鹰潭市景源特色评价第59-60页
        4.6.1 丹山碧水崖墓奇第59页
        4.6.2 道教龙虎天下绝第59页
        4.6.3 林木馥郁生态优第59-60页
    4.7 小结第60-61页
5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第61-78页
    5.1 风景名胜资源SWOT分析第61-67页
        5.1.1 优势(Strength)第61-62页
        5.1.2 劣势(Weakness)第62-63页
        5.1.3 机遇(Opportunity)第63-64页
        5.1.4 挑战(Threat)第64-65页
        5.1.5 SO、ST、WO、WT类型第65-67页
    5.2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策略第67-69页
        5.2.1 进一步做好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工作第67页
        5.2.2 多方筹措资金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第67-68页
        5.2.3 完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制度第68页
        5.2.4 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教育第68-69页
    5.3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对策第69-78页
        5.3.1 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风景名胜资源空间结构体系第69-74页
        5.3.2 协调发展,制定计划继续做好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第74页
        5.3.3 突出特色,提升风景名胜资源竞争力第74-76页
        5.3.4 引入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76-77页
        5.3.5 加强宣传,打造知名度第77-78页
6 结论第78-82页
    6.1 研究结论第78-80页
    6.2 研究不足第80页
    6.3 未来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录一:江西省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普查表第86-87页
附录二:江西省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普查统计表第87-89页
附录三: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现状调查表第89-91页
附录四:专家问卷调查——相关专业专家背景简介第91-92页
附录五: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评估表第92-95页
附录六:龙虎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第95-96页
附录七:月湖区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第96-97页
附录八:贵溪市(县)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第97-98页
附录九:余江县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第98-99页
作者简介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调研及通络止痛方不同剂型治疗头痛疗效观察
下一篇:城镇生态下垫面重塑及宜居园林设计研究--以军粮城新城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