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多孔碳基杂化材料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和电催化氧还原中的应用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3-21页
        1.2.1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第13-17页
            1.2.1.1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简介第14页
            1.2.1.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特点第14页
            1.2.1.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功能化第14页
            1.2.1.4 最常见的几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简介第14-17页
        1.2.2 金属有机框衍生的纳米功能材料第17-21页
            1.2.2.1 金属有机框衍生纳米功能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8-19页
            1.2.2.2 金属有机框衍生的纳米功能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第19-21页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21-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1页
            1.3.1.1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多孔碳制备及其在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同时检测中的应用第21页
            1.3.1.2 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Co/N/C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应用第21页
            1.3.1.3 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Fe-N/C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应用第21页
        1.3.2 研究目的第21-23页
            1.3.2.1 研制基于多孔碳材料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第21页
            1.3.2.2 合理设计双金属MOFs模板制备新型Co/N/C催化剂应用于ORR第21-22页
            1.3.2.3 提供合成新型Fe/N/C电催化剂的新方法并对其进行ORR性能测试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1页
第2章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多孔碳材料修饰电极同时检测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第31-45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2.2.1 实验仪器第32页
        2.2.2 实验药品第32页
        2.2.3 实验方法第32-33页
            2.2.3.1 MDPC的制备第32-33页
            2.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页
            2.2.3.3 材料表征第3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2.3.1 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第33-34页
        2.3.2 MDPC的物相分析第34-35页
        2.3.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5-39页
            2.3.3.1 电极修饰MDPC前后的循环伏安曲线第35-36页
            2.3.3.2 MDPC修饰的电极在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第36-37页
            2.3.3.3 不同材料修饰电极对同时检测CC和HQ的CV分析第37-38页
            2.3.3.4 MDPC修饰电极对同时检测CC和HQ的DPV分析第38页
            2.3.3.5 不同材料修饰的电极的交流阻抗分析第38-39页
            2.3.3.6 MDPC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分析第39页
        2.3.4 干扰实验第39-40页
    2.4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第3章 双金属Co~Ⅱ-IRMOF-3 衍生Co/N/C复合催化剂合成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应用第45-61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48页
        3.2.1 实验仪器第46页
        3.2.2 实验药品第46-47页
        3.2.3 实验方法第47-48页
            3.2.3.1 Co/N/C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第47页
            3.2.3.2 电催化氧还原性能测试第47-48页
            3.2.3.3 材料的表征第4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8-56页
        3.3.1 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第48-49页
        3.3.2 材料的物相分析第49-50页
        3.3.3 材料的Raman分析第50-51页
        3.3.4 材料的多孔性分析第51页
        3.3.5 材料的元素和成分分析第51-52页
        3.3.6 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分析第52-56页
            3.3.6.1 电催化剂的循环伏安法分析第52-53页
            3.3.6.2 电催化剂的线性扫描伏安法分析第53-54页
            3.3.6.3 电催化剂的动力学分析第54页
            3.3.6.4 热解温度对催化剂ORR活性的影响第54-55页
            3.3.6.5 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评估第55-56页
    3.4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第4章 双金属Fe~Ⅲ-IRMOF-3 衍生的Fe/N/C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第61-79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实验部分第62-63页
        4.2.1 实验仪器第62页
        4.2.2 实验药品第62页
        4.2.3 实验方法第62-63页
            4.2.3.1 Fe/N/C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第62-63页
            4.2.3.2 电催化氧还原性能测试第63页
            4.2.3.3 材料的表征第63页
    4.3 材料的物相分析第63-71页
        4.3.1 材料的物相分析第64页
        4.3.2 材料的Raman分析第64-65页
        4.3.3 材料的多孔性分析第65页
        4.3.4 材料的成分和元素分析第65-66页
        4.3.5 电催化剂的ORR性能测试第66-71页
    4.4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特色与创新第79-81页
致谢第81-8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业收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项目计划管理系统在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