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站主汽温模型辨识与控制器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主汽温模型结构及控制器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优化算法概述第13-16页
        1.3.1 动态规划法第13-14页
        1.3.2 神经网络算法第14页
        1.3.3 遗传算法第14-15页
        1.3.4 模糊算法第15-16页
        1.3.5 粒子群算法第16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系统建模理论及方法第18-29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模型辨识的理论研究第18-20页
        2.2.1 模型辨识的定义第18-19页
        2.2.2 模型辨识的过程第19页
        2.2.3 建模方法第19-20页
    2.3 热工过程模型辨识分析第20-23页
        2.3.1 闭环辨识可行性分析第20-21页
        2.3.2 模型结构选取第21-23页
    2.4 粒子群算法原理与分析第23-29页
        2.4.1 基本粒子群算法第23-26页
        2.4.2 离散的粒子群算法第26-27页
        2.4.3 粒子群算法性能测试第27-29页
第3章 基于现场数据的主成分提取第29-38页
    3.1 热工过程现场数据处理方法第29-31页
        3.1.1 数据滤波第29-30页
        3.1.2 零初始值处理第30页
        3.1.3 粗大值处理第30-31页
    3.2 主元分析法提取主汽温主要影响因素第31-37页
        3.2.1 主汽温系统影响因素分析第31-33页
        3.2.2 主元分析法提取主要影响因素第33-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主汽温系统模型辨识与精度验证第38-47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粒子群算法在模型辨识的应用第38-41页
        4.2.1 基本粒子群算法改进第38-39页
        4.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精度验证第39-41页
    4.3 主汽温单入单出系统模型辨识第41-44页
        4.3.1 燃料量——主汽温模型第41-42页
        4.3.2 主蒸汽流量——主汽温模型第42页
        4.3.3 一级减温水——主汽温模型第42-43页
        4.3.4 二级减温水量——主汽温模型第43页
        4.3.5 烟气含氧量——主汽温模型第43-44页
    4.4 主汽温多入单出系统模型辨识第44-46页
        4.4.1 主汽温多入单出模型的构造第44-45页
        4.4.2 基于现场数据的多入单出主汽温模型辨识第45-46页
        4.4.3 模型验证第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控制器参数优化第47-52页
    5.1 引言第47页
    5.2 目标函数的选取第47-48页
        5.2.1 PID控制器理论基础第47-48页
        5.2.2 目标函数选取第48页
    5.3 优化算法的选取第48-50页
    5.4 给煤量与主汽温PID参数优化第50-51页
    5.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00MW CFB机组热经济性建模及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不完整信息下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