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MBD耦合技术的马铃薯大垄双行垄体构建仿真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起垄机的分类 | 第16-17页 |
1.5 发展趋势 | 第17页 |
1.6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7 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7.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7.2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1.8 本章小节 | 第19-20页 |
第2章 马铃薯种植起垄机的整机设计 | 第20-30页 |
2.1 甘肃薯类的种植农艺要求 | 第20页 |
2.2 起垄机整机结构 | 第20-21页 |
2.3 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4 主要部件设计 | 第22-28页 |
2.4.1 机架的设计 | 第22-23页 |
2.4.2 起垄犁和起垄压板设计 | 第23-25页 |
2.4.3 起垄犁和压板强度校核 | 第25-27页 |
2.4.4 整型板设计 | 第27-28页 |
2.5 整压辊直径计算 | 第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基于DEM-MBD的起垄机性能仿真 | 第30-42页 |
3.1 EDEM软件 | 第30-34页 |
3.1.1 EDEM的组成部分 | 第30-32页 |
3.1.2 EDEM求解过程 | 第32-33页 |
3.1.3 EDEM中的接触模型 | 第33-34页 |
3.2 RecurDyn软件 | 第34-35页 |
3.2.1 软件介绍 | 第34-35页 |
3.2.2 RecurDyn特色 | 第35页 |
3.3 起垄仿真模型建立 | 第35-38页 |
3.3.1 起垄机多体动力学模型 | 第35-36页 |
3.3.2 土壤模型参数确定 | 第36-37页 |
3.3.3 时间步和栅格大小 | 第37-38页 |
3.3.4 离散单元法和多体动力模型耦合 | 第38页 |
3.4 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3.4.1 仿真过程 | 第38-39页 |
3.4.2 起垄犁受力分析 | 第39-40页 |
3.4.3 土壤受力分析 | 第40页 |
3.4.4 土壤速度、能量分析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起垄机田间试验及参数优化 | 第42-52页 |
4.1 试验准备 | 第42页 |
4.1.1 试验条件 | 第42页 |
4.1.2 试验指标及测定 | 第42页 |
4.2 不同参数对起垄的效果的影响 | 第42-45页 |
4.2.1 牵引速度 | 第43页 |
4.2.2 起垄犁入土安装角度 | 第43-44页 |
4.2.3 整型板的倾斜角度 | 第44页 |
4.2.4 整压辊直径 | 第44-45页 |
4.3 结构参数优化 | 第45-51页 |
4.3.1 试验安排及结果 | 第45页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7页 |
4.3.3 各因素对起垄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47-50页 |
4.3.4 优化分析 | 第50页 |
4.3.5 试验验证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2-5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5.2 创新点 | 第53页 |
5.3 后期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