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1.1 玉米种子结构 | 第11-12页 |
1.2 种子活力概念 | 第12-13页 |
1.3 种子活力的发展与意义 | 第13页 |
1.3.1 种子活力的发展 | 第13页 |
1.3.2 种子活力的生产意义 | 第13页 |
1.4 不同成熟度及种子老化程度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第13-15页 |
1.4.1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2 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16-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6-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5页 |
3.1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第22-33页 |
3.1.1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籽粒鲜重、干重、含水量变化的分析 | 第22-24页 |
3.1.2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籽粒水分变化及脱水速率的分析 | 第24-25页 |
3.1.3 不同成熟度玉米对籽粒干重的变化及灌浆速率的分析 | 第25-27页 |
3.1.4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种子标准发芽势、发芽率的变化的分析 | 第27-29页 |
3.1.5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种子低温发芽率的变化的分析 | 第29-30页 |
3.1.6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种子老化处理发芽率的变化的分析 | 第30-31页 |
3.1.7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数的变化的分析 | 第31-32页 |
3.1.8 不同成熟度对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的变化的分析 | 第32-33页 |
3.2 不同老化程度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第33-45页 |
3.2.1 玉米种子在人工老化下田间表现 | 第33-34页 |
3.2.2 人工老化玉米种子发芽情况 | 第34-37页 |
3.2.3 玉米种子活力在人工老化下的分析 | 第37-38页 |
3.2.4 胚乳糊粉层活性在人工老化处理下的分析 | 第38页 |
3.2.5 种胚活性在人工老化处理下的分析 | 第38-40页 |
3.2.6 种子膜透性在人工老化处理下的分析 | 第40页 |
3.2.7 玉米种子人工老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分析 | 第40-42页 |
3.2.8 玉米种子人工老化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分析 | 第42页 |
3.2.9 玉米种子的人工老化对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分析 | 第42-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4.1 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45页 |
4.2 人工老化玉米种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页 |
4.3 人工老化玉米种子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