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1 前言 | 第13-19页 |
| 1.1 狂犬病概述 | 第13-14页 |
| 1.1.1 传播途径 | 第13页 |
| 1.1.2 发病机理 | 第13-14页 |
| 1.2 RABV概述 | 第14-15页 |
| 1.2.1 RABV病原学特征 | 第14页 |
| 1.2.2 病毒蛋白及其功能 | 第14-15页 |
| 1.3 RABV与宿主免疫应答 | 第15页 |
| 1.4 LncRNA概述 | 第15-17页 |
| 1.4.1 LncRNA生物学特征及分类 | 第15-16页 |
| 1.4.2 LncRNA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 | 第16页 |
| 1.4.3 LncRNA检测技术 | 第16-17页 |
| 1.5 LncRNA与病毒感染 | 第17页 |
| 1.6 LncRNA(ncRNA)与狂犬病 | 第17页 |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2页 |
| 2.1 材料 | 第19-22页 |
| 2.1.1 实验仪器与耗材 | 第19-20页 |
| 2.1.2 引物序列 | 第20-21页 |
| 2.1.3 实验动物 | 第21-22页 |
| 2.1.4 细胞 | 第22页 |
| 2.1.5 毒株 | 第22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 2.2.1 RABV感染BHK21细胞的lncRNA和mRNA差异表达分析 | 第22-27页 |
| 2.2.2 RABV感染小鼠脑组织lncRNA和mRNA差异表达分析 | 第27-3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2-58页 |
| 3.1 RABV感染BHK21细胞的lncRNA和mRNA差异表达分析 | 第32-47页 |
| 3.1.1 TCID_(50)法测定RABV滴度 | 第32页 |
| 3.1.2 RNA测序鉴定差异表达的lncRNA | 第32-36页 |
| 3.1.3 各组间BHK21细胞的mRNA差异表达 | 第36-39页 |
| 3.1.4 LncRNA和mRNA在感染细胞中的基因组特征 | 第39-41页 |
| 3.1.5 RABV诱导基因的功能预测 | 第41-44页 |
| 3.1.6 RT-qPCR验证 | 第44-47页 |
| 3.2 RABV感染小鼠脑组织lncRNA及mRNA差异表达分析 | 第47-58页 |
| 3.2.1 TCID_(50)法测定RABV滴度 | 第47页 |
| 3.2.2 RNA测序鉴定差异表达的lncRNA | 第47-50页 |
| 3.2.3 小鼠脑组织中mRNA的表达变化 | 第50-53页 |
| 3.2.4 LncRNA和mRNA在小鼠中的基因组特征 | 第53-54页 |
| 3.2.5 RABV诱导差异表达的lncRNA功能预测 | 第54-56页 |
| 3.2.6 RT-qPCR验证 | 第56-58页 |
| 4 讨论 | 第58-62页 |
| 4.1 狂犬病现状 | 第58页 |
| 4.2 狂犬病毒致病机理现状 | 第58-59页 |
| 4.3 LncRNA与病毒感染 | 第59-60页 |
| 4.4 LncRNA在诊疗中的作用 | 第60-61页 |
| 4.5 展望 | 第61-62页 |
| 5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