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2.1 国外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 | 第14-16页 |
1.3.1 整车系统集成技术 | 第15-16页 |
1.3.2 关键动力部件及其控制技术 | 第16页 |
1.4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 | 第16-17页 |
1.4.2 智能控制能量管理策略 | 第17-18页 |
1.4.3 优化算法能量管理策略 | 第18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四轮独立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设计 | 第20-39页 |
2.1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分类 | 第20-24页 |
2.1.1 四轮驱动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方案 | 第20-22页 |
2.1.2 四轮驱动并联式混合动力结构方案 | 第22-23页 |
2.1.3 四轮驱动混联式混合动力结构方案 | 第23-24页 |
2.2 四轮独立驱动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2.3 串联式混合动力部件选型与参数匹配 | 第26-38页 |
2.3.1 驱动电机选型与参数确定 | 第27-32页 |
2.3.3 动力电池组参数确定 | 第32-34页 |
2.3.4 发动机/发电机组(APU)参数确定 | 第34-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复合型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 | 第39-54页 |
3.1 整车驱动系统CAN通讯方案及控制架构的确定 | 第39-43页 |
3.2 四轮独立驱动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的确定 | 第43-45页 |
3.3 四轮独立驱动串联式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45-53页 |
3.3.1 On/Off算法控制策略 | 第46-47页 |
3.3.2 负载跟随控制策略 | 第47-49页 |
3.3.3 复合型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 | 第49-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四轮独立驱动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建模 | 第54-65页 |
4.1 混合动力汽车仿真平台概述 | 第54-56页 |
4.2 Cruise仿真环境下整车模型建立 | 第56-58页 |
4.3 Simulink环境下动力部件控制器模型 | 第58-60页 |
4.3.1 驾驶员模型 | 第58-59页 |
4.3.2 发动机模型 | 第59-60页 |
4.3.3 轮毂电机模型 | 第60页 |
4.4 Stateflow环境下复合型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建模 | 第60-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复合型能量管理控制策略仿真分析及道路试验验证 | 第65-86页 |
5.1 轮毂电机总成性能试验台架搭建与测试 | 第65-69页 |
5.2 仿真任务的建立 | 第69-70页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0-80页 |
5.3.1 NEDC循环工况下仿真结果分析 | 第70-76页 |
5.3.2 UDDS循环工况下仿真结果分析 | 第76-79页 |
5.3.3 加速性能分析 | 第79-80页 |
5.4 道路试验 | 第80-85页 |
5.4.1 百公里加速性能试验 | 第82页 |
5.4.2 爬坡度试验 | 第82-83页 |
5.4.3 再生制动试验 | 第83-84页 |
5.4.4 等速燃油消耗试验 | 第84-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6-8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86-8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