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意义和背景 | 第10-14页 |
1.1.1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1.1.2 工业互联网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6-29页 |
2.1 工业互联网 | 第16-20页 |
2.1.1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 第16-18页 |
2.1.2 工业互联网架构挑战与机遇 | 第18-20页 |
2.2 边缘计算 | 第20-23页 |
2.2.1 边缘计算背景 | 第20-21页 |
2.2.2 边缘计算的意义及必要性 | 第21-22页 |
2.2.3 边缘计算模型的优缺点 | 第22-23页 |
2.3 软件定义网络 | 第23-27页 |
2.3.1 SDN的发展进程 | 第24页 |
2.3.2 SDN关键技术 | 第24-25页 |
2.3.3 SDN技术架构意义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软件定义工业互联网架构 | 第29-35页 |
3.1 SDIN架构介绍 | 第29-31页 |
3.2 SDIN工作流程 | 第31-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SDIN架构的动态流表配置算法 | 第35-48页 |
4.1 概述 | 第35页 |
4.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35-36页 |
4.3 网络拓扑建模 | 第36-40页 |
4.3.1 网络拓扑定义 | 第36-38页 |
4.3.2 网络组件标记 | 第38-39页 |
4.3.3 Table-miss预防策略 | 第39-40页 |
4.4 网络数据流建模 | 第40-43页 |
4.5 动态流表参数配置算法 | 第43-44页 |
4.6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4.6.1 Mininet仿真工具 | 第44-45页 |
4.6.2 仿真结果 | 第45-4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SDIN架构的边缘计算卸载算法 | 第48-64页 |
5.1 概述 | 第48页 |
5.2 基于SDIN架构的边缘计算卸载算法 | 第48-55页 |
5.2.1 边缘计算建模及卸载算法 | 第48-49页 |
5.2.2 最小化计算时延的边缘计算卸载 | 第49-50页 |
5.2.3 基于最小化计算时延的实时优先级队列计算卸载算法 | 第50-53页 |
5.2.4 基于最小化计算时延的非实时优先级队列计算卸载算法 | 第53-55页 |
5.3 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5-63页 |
5.3.1 最小化计算时延的边缘计算卸载 | 第56-58页 |
5.3.2 基于最小化计算时延的实时优先级队列计算卸载算法 | 第58-60页 |
5.3.3 基于最小化计算时延的非实时优先级队列计算卸载算法 | 第60-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