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2 农产品物流系统演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3 自组织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3.4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 可能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2.1 城乡一体化 | 第23-24页 |
2.2 农产品物流系统 | 第24-25页 |
2.3 城乡一体化与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关联 | 第25-26页 |
2.3.1 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农产品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25页 |
2.3.2 发展农产品物流系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 第25-26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4.1 耗散结构理论 | 第27-28页 |
2.4.2 协同学理论 | 第28-29页 |
2.4.3 混沌学理论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自组织演化基础 | 第31-44页 |
3.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发展的改善 | 第31-33页 |
3.1.1 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农产品物流系统物质基础 | 第31-32页 |
3.1.2 城乡一体化强化了农产品物流系统支撑 | 第32页 |
3.1.3 城乡一体化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市场 | 第32-33页 |
3.2 自组织理论研究引入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3.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演化环境 | 第34-38页 |
3.3.1 外部环境 | 第34-37页 |
3.3.2 内部因素 | 第37-38页 |
3.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演化条件 | 第38-40页 |
3.4.1 判别条件 | 第38页 |
3.4.2 特征判定 | 第38-40页 |
3.5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 | 第40-42页 |
3.5.1 竞争 | 第40-41页 |
3.5.2 协同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 | 第44-60页 |
4.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内部演化过程 | 第44-49页 |
4.1.1 系统的涨落和序参量 | 第44-46页 |
4.1.2 基于哈肯方程系统内部演化模型 | 第46-48页 |
4.1.3 伺服原理的导出 | 第48-49页 |
4.2 基于逻辑斯蒂方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整体演化模型 | 第49-59页 |
4.2.1 建立模型 | 第49-50页 |
4.2.2 模型讨论及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 第50-52页 |
4.2.3 模型参数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4.2.4 演化模型的混沌分析 | 第54-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模型的应用与启示 | 第60-70页 |
5.1 样本的选取 | 第60页 |
5.2 数据收集 | 第60-62页 |
5.3 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 第62-67页 |
5.3.1 系统内部演化模型 | 第62-64页 |
5.3.2 系统整体演化模型 | 第64-67页 |
5.4 模型的现实启示 | 第67-69页 |
5.4.1 重视序参量的作用,加强基础资源建设,促进技术创新行为 | 第67-68页 |
5.4.2 提高系统整体的开放性,促进系统的多元发展,刺激竞争作用 | 第68-69页 |
5.4.3 加强系统间要素的非线性关系,提高系统协同效应水平 | 第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