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乡村休闲旅游的常态化 | 第9页 |
1.1.2 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提供发展机遇 | 第9页 |
1.1.3 研究区域典型性强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乡村旅游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2.2 旅游吸引力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乡村旅游 | 第16-17页 |
2.1.2 旅游吸引力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游客感知理论 | 第17-18页 |
2.2.2 行为科学理论 | 第18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3页 |
3.1 交通区位 | 第19页 |
3.2 旅游资源特色 | 第19-20页 |
3.3 旅游业发展概况 | 第20-23页 |
4 新化县乡村旅游吸引力指标构建与测评 | 第23-34页 |
4.1 指标选取 | 第23-25页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3页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5页 |
4.2 数据获取 | 第25-26页 |
4.2.1 问卷设计 | 第25页 |
4.2.2 问卷调查 | 第25-26页 |
4.3 样本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4.4 数据可靠性分析 | 第28页 |
4.5 层次分析 | 第28-33页 |
4.6 满意度与忠诚度分析 | 第33-3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4-37页 |
5.1 结论 | 第34页 |
5.2 建议与对策 | 第34-36页 |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A 关于新化乡村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41-43页 |
附录B 《新化县乡村旅游吸引力研究》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问卷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