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1.1 转录组测序技术 | 第9-10页 |
1.1.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原理 | 第9页 |
1.1.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特点 | 第9页 |
1.1.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1.2 NAC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NAC转录因子结构域和分类 | 第11页 |
1.2.2 NAC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11-13页 |
1.3 脱落酸与乙烯调控果实成熟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3.1 脱落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2 脱落酸分解代谢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3 脱落酸受体及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4 脱落酸调控果实成熟 | 第17-18页 |
1.3.5 乙烯调控果实成熟 | 第18页 |
1.3.6 脱落酸与乙烯共同调控果实成熟 | 第18-19页 |
1.4 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细胞壁代谢 | 第19-21页 |
1.4.1 果胶甲基酯酶(PME) | 第19页 |
1.4.2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 第19页 |
1.4.3 纤维素酶(Celluase) | 第19-20页 |
1.4.4 β-半乳糖苷酶(β-Gal) | 第20页 |
1.4.5 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 | 第20页 |
1.4.6 扩展蛋白(EXP) | 第20-21页 |
1.5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 | 第21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7.2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脱落酸相关通路分析 | 第25-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2.1.5 实验器具灭酶处理 | 第26页 |
2.1.6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2.2.1 RNA-seq高通量测序 | 第26-27页 |
2.2.2 原始测序数据预处理 | 第27-28页 |
2.2.3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第28页 |
2.2.4 测序质量评估 | 第28页 |
2.2.5 转录本差异表达分析 | 第28-29页 |
2.2.6 聚类分析 | 第29页 |
2.2.7 GO富集分析 | 第29页 |
2.2.8 KEGG富集分析 | 第29-30页 |
2.2.9 参考物种信息 | 第30页 |
2.2.10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0-32页 |
2.2.11 果实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32-33页 |
2.2.12 RNA的消化及c 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3-34页 |
2.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2.3.1 差异表达分析 | 第35-36页 |
2.3.2 GO富集分析 | 第36-38页 |
2.3.3 KEGG富集分析 | 第38页 |
2.3.4 沉默SNAC4/9代谢通路的基因筛选 | 第38-41页 |
2.3.5 沉默SlNAC4/9基因脱落酸相关代谢通路聚类热图分析 | 第41页 |
2.3.6 PCR扩增目标基因及内参基因β-tublin | 第41-42页 |
2.3.7 目标基因在沉默SlNAC4/9下的表达特性 | 第42-43页 |
2.4 讨论 | 第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VIGS沉默SlNAC4/9 番茄果实的成熟生理生化变化 | 第45-5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5-47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3.1.2 菌株 | 第45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45-46页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3.1.5 常用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46-4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3.2.1 侵染农杆菌液的制备 | 第47-48页 |
3.2.2 番茄植株的侵染 | 第48页 |
3.2.3 乙烯含量测定 | 第48页 |
3.2.4 果实硬度测定 | 第48-49页 |
3.2.5 ABA含量测定 | 第4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3.3.1 沉默SNAC4/9番茄果实乙烯生成量及ABA含量的变化 | 第49-50页 |
3.3.2 沉默SNAC4/9番茄果实硬度的变化 | 第50-51页 |
3.4 讨论 | 第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SNAC4/9与ABA相关基因关系研究 | 第53-6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53页 |
4.1.2 菌株 | 第5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4.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4.3.1 目的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54-55页 |
4.3.2 ABA合成关键基因NCED1/2的表达研究 | 第55页 |
4.3.3 ABA代谢关键基因CYP707A1/2/3 的表达研究 | 第55-56页 |
4.3.4 ABA受体PYL9 的表达研究 | 第56-57页 |
4.3.5 PP2C1与SnRK2.2 的表达研究 | 第57-58页 |
4.3.6 泛素结合酶基因E2-like及连接酶基因E3 的表达研究 | 第58页 |
4.4 讨论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激素处理对番茄果实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 第61-69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61-63页 |
5.1.1 植物材料 | 第61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61-62页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2页 |
5.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62-6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5.2.1 外源ABA、NDGA及 ABA+1-MCP处理方法 | 第63页 |
5.2.2 乙烯释放量的测定 | 第63页 |
5.2.3 果实硬度的测定 | 第63页 |
5.2.4 ABA含量的测定 | 第63页 |
5.2.5 ACS活性测定 | 第63-64页 |
5.2.6 ACO活性测定 | 第64页 |
5.2.7 PME活性测定 | 第64页 |
5.2.8 PG活性测定 | 第64页 |
5.2.9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 第64-6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5.3.1 激素处理对番茄果实乙烯与ABA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2 激素处理对番茄果实乙烯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页 |
5.3.3 激素处理对番茄果实硬度及软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5.4 讨论 | 第67-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激素处理对番茄果实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9-79页 |
6.1 实验材料 | 第69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6.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69-70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6.3.1 目的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70页 |
6.3.2 乙烯合成关键基因的研究 | 第70-72页 |
6.3.3 软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 第72页 |
6.3.4 ABA合成代谢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表达研究 | 第72-76页 |
6.4 讨论 | 第7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79-81页 |
7.1 结论 | 第79-80页 |
7.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页 |